1月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进入倒计时 24 天。冰雪健儿备战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
冬奥赛场内外,来自央企的“国家队”围绕如期办赛目标,高质量高标准参与冬奥会筹办建设及服务保障工作,为办好这场奥运盛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中交力量 智造冬奥”
北京市延庆区,长城脚下,妫水之滨的小海陀山上,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依山而建。
从海拔2198米的山巅向下俯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7条雪道犹如白色瀑布由山顶向山谷蜿蜒“流淌”。其中,中交一公局承建6条比赛雪道、15条技术雪道、2条拖牵雪道、2条回村雪道。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是国内首例国际标准的冬奥会滑雪场。奋战万米雪道,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第二标段项目负责人付召坤带领团队肩负冬奥使命,踏上三年征途。
付召坤带领的项目团队肩负着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科技冬奥”子课题研究和生态修复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三年时间,项目团队结合中交大型央企丰富的施工经验,提出土石方均衡、亚高山草甸回铺等许多绿色创新方案,解决许多设计和施工难题。
同时,付召坤带领科研小组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正在编制的《高山滑雪雪道工程技术规程》将填补国内国际空白,也培养了国内第一批建设冬奥滑雪赛道的专业人才。
冬奥会期间,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将举办滑降、超级大回转、大回转、回转等多项极具挑战性和观赏性的比赛项目。为保障赛事正常运行中交一公局与中交公规院联合体负责建设延庆赛区临时设施项目集成服务(一标段)工程,为“绿色办奥”贡献中交智慧。
白雪皑皑,寒风凛凛,高山、严寒、大风环境下,为了解决极寒天气下的保温供暖问题,中交公规院与此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课题组成员一起,在“低碳供热保温与通风”等关键技术方面开展科技创新与应用。
中交公规院负责设计的集装箱临时设施主要分布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山顶出发区、山间比赛雪道、竞技与竞速结束区评论员席以及OBS综合转播区,包括集装箱专业技术用房、普通用房、仓储用房,集装箱移动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集装箱生态处理舱等产品。
中交公规院副总经理侯斌说道:“临时设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建设时可根据需要定向布置,赛后再进行拆除恢复,既环保又能重复利用,这已然成为当下及未来大型赛事举办的发展趋势。”
在参与制定集装箱等临时设施技术标准工作的基础上,中交公规院提出“赛前技术标准——赛时运维保障——赛后可持续再利用”的冬奥集装箱“全周期可持续”创新实施方案,利用集装箱装配化、模块化的产品设计理念,对施工提质增效。
面临项目紧张的施工工期,项目组成员积极协调沟通相关参建单位,在竞技、竞速结束区和OBS综合转播区产品落装过程中,采取见缝插针的施工组织模式,利用产品装配式模块化的施工特点,高效便捷的组织方式,顺利完成了全部施工任务。
中交公规院集装箱产品负责人刘兵说道:“在冬奥比赛期间,我们将这些冬奥集装箱租赁给冬奥会使用,赛后全部回收并进行微改造后,进入中交集团内的交旅营地、城市综开及城市更新项目,以央企担当助力冬奥会创造可持续冬奥遗产,实现赛后可持续再利用。”
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央企使命。自2019年参与涉奥项目以来,中交集团积极参与冬奥会的相关工作以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主线,参与建设了18个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一起向未来,期待小海陀山上再添一片动人的“中交蓝”,为冬奥会顺利举办贡献力量。
图文素材来源:国资小新、中国交通新闻网、中交公规院、中交一公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