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新闻1月19日电(记者 杨陈)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国内各大主要港口的吞吐量均刷新了历史纪录。在这其中,位于中国西南的北部湾港集装箱及货物吞吐量增速在全国前10名的沿海港口中继续保持领跑地位。
北部湾港缘何持续领跑?其背后又蕴含了何种深意?在此间举行的广西“两会”上,广西人大代表、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以下简称北部湾港集团)董事李延强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给出了答案。
基建新突破 迎来大船时代
2021年,北部湾港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6亿吨,同比增长21.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01万标箱,同比增长19%。预计在全国沿海港口中,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排名第8,货物吞吐量排名第9,增速在全国前10名的沿海港口中继续保持领跑地位。
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港航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李延强介绍,2021年,该集团积极推进国际门户港、西江黄金水道、集疏运、无水港、物流园等49个重大基建项目,完成投资110.4亿元,年度投资达历史新高,相当于整个“十三五”投资的总和。新增通过能力4400万吨,其中集装箱130万标箱;北部湾港首次具备通航20万吨级集装箱船的能力,首次开启30万吨级巨轮靠泊的历史。
在通道建设领域,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行班列6117列,同比增长33%。北部湾港集团通过充分发挥“运营-保障两个中心”作用,密切与沿线省区市协同联动,班列辐射范围拓宽至13省47市92站,较2020年新增了37个站点,区内外班列开行同比分别增长21%、164%,实现与中欧班列常态化接驳,使“一带一路”经北部湾港形成完整闭环。
多点齐发力 跨入“千亿俱乐部”
2021年,北部湾港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达到1006.89亿元,同比增长11.42%,跨入“千亿俱乐部”,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7.93% 。
李延强表示,跨入“千亿俱乐部”,既是集团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的体现,也是各业务板块多点发力的结果。
北部湾港自动化码头建设加快推进,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数字化散货堆场——防城港中心堆场,全面上线集装箱智能理货系统,集装箱设备交接单(EIR)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建成北部湾港电子数据交换平台(EDI)。北部湾港公开发行30亿元可转债,成为广西迄今最大规模的上市公司可转债项目。
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方面,2021年船闸过货量3.4亿吨,同比增长2.9%,其中,长洲船闸过货量1.5亿吨,同比增长0.8%,再创历史新高,继续超过长江三峡。
科技创新方面,北部湾港集团数字化转型实践入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认定的数字化转型优秀实践案例;北港新材料自主研发的广西首卷“手撕钢”,填补了广西不锈钢精密领域的空白,冷轧厂五连轧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此外,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北部湾港集团也有了新开拓。2021年,该集团投资的马来西亚关丹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285.9万吨;文莱摩拉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9.8万吨,同比增长2%,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1万标箱,同比增长4%。北港集团运营的马中关丹产业园成功引进园区最大的投资项目——投资120亿元人民币的博赛矿业集团铝合金项目。
李延强称,2021年是北部湾港集团发展能力的大考之年。“正是有了各业务板块的亮点频现,集团才取得了好于历史、超于预期的成就,迈出了‘十四五’跨越发展的坚实步伐。”
探索新思路 锚定“双七”目标
2022年伊始,北部湾港拟定了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00万标箱、海铁联运班列集装箱到发量35万标箱(折合7000列)的“双七”目标。
如何做好挖货源、抢运力、优服务、硬保障的“必答题”?李延强认为,首先是要利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生效的政策利好。
“我们要进一步发挥运营和保障平台优势,深化与航运企业合作,探索‘通道带产品’发展思路,推广新通道金融产品服务,拓宽通道网络布局,提升通道服务水平,集聚区内外潜力货源,继续扩大东盟港口、航线辐射面。”李延强说。
其次是继续苦练“内功”,加快推进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传统集装箱码头岸边及堆场设备自动化改造,专业化(皮带廊道)散货码头建设,传统散货码头专业化、自动化改造,建设大型化、专业化、智慧化码头。
李延强强调,抓好战略任务和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的同时,该集团也将坚决守住生态底线。持续推进绿色港口评星工作,全面启动绿色零碳港口建设,全力打造绿色北部湾港靓丽名片。
图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