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在京开幕,2022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代表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
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2021年工作回顾: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
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
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
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
两会期间,【企界】将聚焦交通建设领域,为大家连续带来深度报道~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哪些内容与基建行业有关,基建央企又承担有哪些任务与机遇,为您梳理部分要点信息,转发收藏,一起贯彻落实!
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
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基建央企机遇:
01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财税、金融等政策都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
02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显著加大。
03 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协同治理和联合惩戒机制。
04 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
05 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
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要落实好各类创新激励政策,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新动能。
06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政府投资更多向民生项目倾斜,加大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做好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对国家重大项目要实行能耗单列。
07 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形成了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要支持企业用好优惠关税、原产地累积等规则,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基建央企改革发展任务使命:
01 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促进国企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支撑和带动能力。
02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
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改进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
推进国际科技合作。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
03 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04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
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05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
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这是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2021年9月8日摄,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06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07 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发展海洋经济。
08 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09 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
10 积极利用外资
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提高综合保税区发展水平。
2022年1月15日,广西新年首趟西部陆海新通道年货班列从钦州港东站驶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11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
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有序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有效防范海外风险。
12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
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13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
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
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
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作为国民经济压舱石、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基建央企将围绕“国之大者”,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图文素材来源:国资委官网、国资小新、新华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