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山上,牛栏江畔。群山峻岭间,由中交三航局承建的云南都香高速公路A6标项目正以火热之势,不断向前推进。百米高墩上,已建起的高速公路犹如飞龙盘山,在云雾缭绕中显得格外壮美。
这里位于彩云之南的昭通。大自然给予昭通坐拥“大山、大水、大峡谷”的眷顾,也造就了其“深山峡谷、沟壑纵横、生态脆弱”的地貌特征。“昭通昭通,交通不通”道出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受的束缚,也因为交通的不通不畅不快,使这里渐渐成了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而作为国家高速公路网重要干线公路之一的都匀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建成后不仅将成为滇、川、黔三省互联互通的交通大动脉,更是助推昭通市脱贫攻坚的致富路、惠民路。
都香高速A6标正位于昭通市鲁甸县,线路包括小寨子大桥,更有钱家坪特大桥、红崖山隧道等全线控制性工程,约8.5公里。
尽管干了近三十年的工程,当项目经理高国庆驱车绕行颠簸了三个多小时的山路,第一次来现场勘查,望着深山峡谷,也不禁发出“昭通不仅行路难,修路更难”的感慨。有难不畏难,有苦不言苦,筑路人从来都是如此。“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就算千难万险我们也要把它‘啃’下来!”高国庆带领着团队迎难而上,一个又一个困难被一一克服。
钱家坪特大桥全长约2公里,高墩施工为全线最多,达52座,最长高墩足有102米,如同35层的超高层建筑,亦为全线最高。
随着钱家坪特大桥主墩桩基基础的完工,项目团队却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首当其冲就是主桥16号薄壁空心墩的施工问题。作为全线最长的高墩之一,为了增加超高桥墩的刚度,左右幅均采用双肢墩设计,相当于一个大桥墩由四个小桥墩组成。有限的空间致使液压爬模系统无法同时施工。
“这个技术难题必须去攻克,否则四个墩柱的施工时间就将是原来计划工期的四倍。”项目总工林李前在方案讨论会上斩钉截铁地说。他先是在网上查找国内相同工况下施工案例的资料,发现并没有类似资料可以借鉴。
“在‘人、料、机、法、环’等因素固定且有限的情况下,唯有从工序环节上‘破题’,才能完成施工任务。”林李前陷入深深的思索中。一天,林李前在CAD软件中模拟液压爬模及塔吊施工高度时,突然看到墙上的壁虎,正左一步右一步地向上爬去。尽管它的每个脚在前进的过程中都处于不同的位置,却能协调地让它快速移动。
“我们的液压爬模系统能不能像这四个脚一样,既保持不在一个水平面上避免‘打架’,又配合一致让墩柱协调‘生长’?”带着这个疑问,他当即组织技术团队一同进行BIM施工工况模拟,模拟出液压爬模异步协调施工的场景。实验证明,通过施工前期调整各墩资源投入的方式,让四个墩柱形成流水施工,能够使各墩液压爬模间在保持合理间距的情况下稳步地向上爬升,这说明异步协调施工的方案是可行的。
“四台液压爬模系统在这么近的情况下一起施工的场景,在国内还是首创!”正当BIM模拟设计人员陈成欢呼雀跃时,林李前的眉头却始终没有解开。“先别高兴得太早,你们有没有考虑到,这个合理间距到底要在多少呢?”
技术团队当即重新核对液压爬模设计图纸与墩柱设计图纸,通过对爬模平台的宽度与设计图中墩柱间净空的比对、液压爬模自身高度的计算后,最终确定,当各墩液压爬模之间的高度差在9米时,可以在避免爬模之间碰撞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向上施工。此时已是深夜,大伙这才长舒一口气。
异步爬模的方案就此敲定,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由于双肢墩间存在墩间系梁,若是系梁与墩柱同时施工,液压爬模系统爬升到该位置时,就需对爬模进行拆除,待墩间系梁施工完成后再重新拼装爬模,这样一来就远远不能发挥爬模系统的优势,施工时间也会就此延长。
技术员林恩辉作为该工区的主要负责人员,现场每一根钢筋的位置对他来说都了然于心。他考虑到如果将墩间系梁的钢筋提前预埋在墩柱内,这样既可以让液压爬模系统连续作业,又能便于后续墩间系梁施工的衔接,便提出:“能不能让墩间系梁滞后施工呢?”这个新想法让大伙眼前一亮,林李前也频频点头。在技术团队的优化方案下,采用在墩柱施工时对墩间系梁的钢筋进行预留的方法,待爬模系统通过墩间系梁顶后,再利用预留的钢筋进行墩间系梁的施工。
通过该施工工序的优化,大大提升了液压爬模系统的施工效率,使16号薄壁空心墩的施工以平均4.5天/节的速度,提前2个月进入上部结构施工。目前该工法已经申请到国家发明专利1项。
图文素材来源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