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兆成 尤军 扬州发布记者 赵磊
漫步江堤,江风拂面,浪花飞溅,船笛悠扬。
15日,记者走进仪征港务公用码头,感受这段820米长江岸线近年来发生的巨变:在江堤与港区衔接的空地上,原来的混凝土表面被破除,约200亩的绿地上种满了香樟、樱花,正演奏着一曲“绿色乐章”;码头自动化装置随处可见,港口作业过程可在智慧平台上全面感知,生产自动、高效、安全。
仪征港务公用码头
“几年前,这里是金牛、新扬、圩港3家低效小船厂,到处机器轰鸣、脏乱不堪,长江岸线生态环境日渐恶化。”仪征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国建告诉记者,从低效小船厂到现代化码头,背后是一段保护长江生态、以绿色赋能发展的“蝶变”故事。
2018年,仪征实施长江岸线整治,坚决关停小船厂。与整治同步,另一场升级大戏也精彩上演。
“以前,因利益驱使,仪征沿江地区出现了一批非法码头,这些‘黑码头’在整治中被取缔,但企业的运输需求还在。”石国建介绍,既要防止非法码头死灰复燃,又要保障临港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为此,仪征市引进绿地智能保税物流项目,建设公用码头,节约集约利用岸线,将低效船厂改造成了优质港口。“一期工程港口部分2021年底完成竣工验收并投入运营,今年上半年经营性收入就超过了3000万元。”
作为长江岸线新建码头,建设“绿色港口”是重中之重。“港口的环保设施及绿化投资总计约2000万元,港区按绿色、环保、节能、科技的要求,通过岸电系统、雨污水全覆盖系统、油改电系统等专项设计,做好船舶污染物接收和处置。”石国建介绍,码头设置了11个集污池,将船舶污水送至后方污水处理中心进行处理,确保码头无一滴污水流入长江;同时以岸电供电代替传统柴油发电,实现船舶靠岸期间污染气体“零排放”,有效减少污染,保护了长江生态环境。
目前,仪征港务公用码头有1个5万吨级、1个4万吨级、1个5000吨级、2个1000吨级共计5个散杂货泊位,年通过能力达500万吨,为仪征临江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运输保障。
江堤之北,是去年12月竣工的绿地智能保税物流项目一期物流园,现代化库房组成的方阵,在初夏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吸引大批贸易商及企业集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约100亿元,直接带动就业2300人,间接带动就业超万人。”石国建说,变低效船厂为“绿色港口”,以“含绿量”赋能港口发展,既有“绿水青山”,亦有“金山银山”。
图/文来源扬州发布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