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港口基础设施总量居世界前列,已从大规模建设阶段向建设和维护并重阶段转变。要借鉴现有经验,大力提升港口智能化数字化水平,采用自动化吊轨、无人运输车、北斗导航等技术设备,提升港口集疏运效率。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明显回升,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扩大对外开放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国外贸进出口货运量的90%以上通过海运完成,完成如此大规模的运输量,港口集疏运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到海运,人们想到的往往是船舶的数量和吨位,但港口集疏运能力也十分重要,只有匹配甚至超过船舶运输能力,才能确保货物进得来、出得去,保障港口正常运行秩序。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港口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前10名的港口中,中国分别有8个和7个。我国沿海主要港口装卸技术和服务效率居世界前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有些国家港口受到冲击,集疏运效率大幅下降。而在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保障下,我国港口集疏运系统基本保持正常运行,为国际疫情防控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了贡献。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要看到,疫情影响仍在,我国港口集疏运系统也还存在供应链管理不畅、服务能力不足、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港口集疏运水平,有效避免出现货物积压滞港情况,确保港口正常运行。
做好基础设施维护是保障港口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港口基础设施总量居世界前列,已从大规模建设阶段向建设和维护并重阶段转变。但长期以来,“重建设、轻维护”“重生产、轻维护”等现象较为普遍。要转变认识,加强港口基础设施管理维护,避免因为维护不规范不到位影响港口正常物流运输。
对于港口设施的维护不能只是修修补补,而要注重通过创新手段提升港口能力。我国已建成超过10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其中有不少都是由传统港口改造而成。要借鉴现有经验,大力提升港口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广泛采用自动化吊轨、无人运输车、北斗导航等技术和设备,提升港口集疏运效率。
当前,我国港口集疏运体系中,公路运输占比仍然过大,多式联运比例较低。据测算,我国铁路、水运和公路单位周转量运价比约为1∶0.13∶2.6,能耗比约为1∶0.7∶5.2。提高集疏运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水”“公转铁”,同时,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水水中转等多式联运,提升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港口集疏运还涉及通关、保税等一系列复杂操作。提升集疏运效率,需要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推动通关便利化。各方要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智慧港口”,实现集装箱进出门、装卸船等码头作业信息和海关放行信息等多种信息的联网,加快实现进出口货物无纸化通关、全环节线上办理。还要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如在符合条件的港口深入推进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试点,提高货物运转效率。
此外,集疏运体系建设还要向绿色环保高效方向发展。除了加快推动多式联运降低整体能耗,还要不断优化港口能源结构,推进港口作业车辆和装备实施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更新替代,不断提高港口集卡采用新能源清洁能源的比例。
图文来源经济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