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崭新的桥梁穿过重重雾霭,横跨长江天堑,勾连重庆巴南和大渡口区,这是由中交二航局投资建设的重庆白居寺长江大桥。1384米的大桥桥面由376块大型钢结构面板组成,在近60万套的高强螺栓栓接下,跃过长江。
▲ 重庆白居寺长江大桥
这些螺栓就如同桥面板的各处“关节”,支撑着桥面一步步伸展向前,它们能否精准对接,不仅直接关系到桥梁是否能按期合龙,还直接影响着桥梁的承重和质量。“制孔精准度,决定着对接的成败。”中交二航局所属结构公司桥面技术负责人胡小顺回忆说。这就让制孔显得愈发关键。
按照设计要求,大桥桥面孔群精度必须控制在2毫米以内。按照传统做法,需要通过三维数控钻床制作标准精度的制孔模具,再由经验丰富的工人,在每个桥面板的横梁、翼板、腹板等部位标出模具放置的对位线,制孔时模具先按照对位线覆盖在桥面板的对应位置,再由工人用磁力钻透过模具的孔位制孔。
但是这种方法对工人的素质要求极高,冗长的工序又使制孔效率不高。模具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磨损,日夜温差导致物理形变,都会对孔群精度造成影响。对于白居寺大桥这样的千米级跨江大桥,上百万的孔位精度上的“失之毫厘”,必然导致工程质量上的“谬以千里”。
为了保证大桥的高质量建设,胡小顺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查阅国内外同类型桥梁施工经验,多次组织团队讨论优化方案,想要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可效果都不太理想。眼看施工策划日益陷入困境,胡小顺非常着急,日夜思考着这个问题。
在一次考察学习模具工厂的过程中,一部机械臂伸展灵活、雕琢精准的3D打印设备给胡小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予了启发。“能不能像3D打印机一样,给磁力钻装上一个机械臂,让机械定位取代人工经验标线和制孔?”胡小顺思索着。他立即和团队成员深入探讨起思路的可行性。
经过几次激烈的讨论,胡小顺的思路得到完善,设备研制工作随即展开。经过多次实验,一个月后,一台由机械臂、磁力钻头、滑行轨道和控制台4部分组成的自动制孔设备成功下线。
可当技术人员操作设备进行了第一次实验后发现,虽然在制孔速度上与人工相比,提升了近70%,整体精度也高于人工,但随着制孔数量的增多,孔位还是出现了细微偏移。尤其是腹板U肋两侧的孔群,偏移数据甚至达到了2.2毫米。
为弄清楚原因,技术团队在桥面板上装上10多个感应器件,用以记录制孔设备在制孔时钢板的受力状况。检测数据显示,U肋两侧板面在制孔时,受力不均,且数据波动在U肋曲度最大值处最为明显。
这让大家陷入了迷惑,在设计之初,已经考虑过U肋的曲度,并在这方面下了一番功夫,为什么到头来还是会在这个地方出问题。
技术团队立即展开复盘,审核每一道工序,并通过武汉双柳生产基地制孔大数据,搭建起一个全新的数据测算系统。通过多次模拟机械臂曲度运行数据,团队获取了更加精准的曲度参数,随即再次进行了实验。然而结果并不如人意,精度虽然有所提升,但偏差并没有完全消除。
“会不会是温度原因?”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在外学习归来的焊接专家刘建锋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个数据的波动走向,跟焊接时温度变高焊接轨道数据变动相似。”刘建锋认真比对后说。这给了胡小顺启发,随即,技术团队在磁力钻上部装上了红外测温仪。经测试,磁力钻在水平位置制孔时,温差相对平稳,在有曲度的U肋侧面制孔时,温差较为明显,而且随着制孔数量的上升,温差波动越大,甚至达到了约4摄氏度。
这让大家犯了难,“总不能给磁力钻装个空调吧。”一句玩笑话点醒了胡小顺,随即项目团队给磁力钻装上温度感应装置,用以调高补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一款带着自动温度控制系统的制孔设备新鲜出炉。经实验,孔位偏差终于消失,精度也由2.1毫米提升到0.5毫米,实现精度完全控制。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在机械臂的助力下,白居寺大桥桥面板上百万个孔位,精度控制和制孔效率都得到极大提升,大桥合龙的精度达到毫米级。
内容来源:中国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