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杨琳)港口兴,则城市兴;港口兴,则经济兴。
中国沿海地区大型城市拔地而起,与繁荣的港口和贸易运输分不开。在浙江,面朝繁忙的太平洋主航道,背靠中国大陆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坐落着宁波舟山港。
宁波舟山港由原宁波、舟山两港合并而来,是世界重要的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国内重要的铁矿石中转基地和原油转运基地、国内重要的液体化工储运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粮食储运基地,是中国超大型巨轮进出最多的港口、世界上少有的深水良港,也是世界各大船公司必靠母港之一。在疫情冲击影响下,《浙江日报》甚至将宁波舟山港形容为全球供应链的“定海神针”。
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2021年,宁波舟山港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2.24亿吨,同比增长4.4%,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07.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2%,成功跻身全球港口年集装箱吞吐量3000万“梯队”,继续位居全球第三。
众所周知,港口物流和经济腹地相互关联发展。浙江是外贸经济大省,宁波舟山港作为重要的运输枢纽,对浙江经济的份量不言而喻。
浙江经济的引擎之一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增长与浙江省今年外贸经济的逆势增长密不可分。”2020年,宁波舟山港相关业务人员曾如此表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当年,浙江省全年进出口总值3.3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9.6%。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72亿吨,同比增长4.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7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3%。
时间拉长,2016年-2021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由22202亿元增至41429亿元,2021年度进出口规模首次居全国第3位。2021年,浙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4227亿元,是2016年的2.1倍,占浙江进出口的34.3%。
2022年上半年,浙江进出口2.26万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出口1.66万亿元,增长20.3%,进口5947.4亿元,增长9.8%。进出口和进口增速居东部沿海主要外贸省市首位,出口增速居第2位,对全国进出口和出口的增长贡献率均居各省份首位。
不仅如此,2022年上半年,浙江进出口、出口和进口总值占全国份额分别为11.4%、14.9%和6.9%。浙江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对全国的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19.7%、21.6%和13.4%,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8.0、7.8和4.4个百分点。
亮眼的外贸数据背后的一大支撑就是港口的运转。
而对GDP的贡献方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大山曾就我国港口对经济的影响做出如下分析:每万吨货物吞吐量对GDP的贡献为200万元,可以创造约12个就业岗位。以此保守测算,“12.24亿吨”(宁波舟山港2021年货物吞吐量)可为区域GDP贡献2450亿元,创造145万个就业岗位。
据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测算,宁波舟山港的经济贡献度排名全球第5位,全球前7名分别为鹿特丹、香港、新加坡、天津、宁波舟山、深圳、上海。从港口吞吐量与城市经济GDP的相关度来看,宁波舟山港的吞吐量与城市GDP相关度高达0.991,在所有港口中排名第2位,反映了宁波舟山港对城市经济的巨大引擎作用。
浙江万里学院物流系副主任吴桥,曾测度1995 年至 2014 年间宁波舟山港与浙江省经济腹地间的关联程度。他通过分析发现,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与浙江省各经济发展指标的关联度较高,其中港口物流与地区经济总量、进出口总值以及货运周转量的关联程度相对更高。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的发展对浙江省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港口物流发展与区域物流发展呈现出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毛剑宏表示,以宁波为例,改革开放40年多来,宁波港口从一个地方小港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港,使宁波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门户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目前,宁波已经成为中国大陆主要的集装箱、矿石、原油、液体化工中转存储基地,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粮食等散杂货中转和储存基地。港区形成了长达几十公里的临港产业带,拥有数百个重量级临港型大项目,占宁波市工业的比重超过1/4。“可以说,港口的发展推动了宁波产业布局由‘低、小、散’向‘园区化’‘集群化”的转变。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也是宁波发展的不竭动力。”
辐射腹地,融入大局
港口与所在城市以及辐射更广的区域腹地经济联系紧密,其背后都有一个经济繁荣的城市,甚至一片更大的经济区。
宁波舟山港直接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浙江省,产业分布包括纺织家居工艺品类、小家电类、小商品类、五金类、休闲用品类、纺织服装类等,分布在杭州、宁波、金华、绍兴等外贸大市。主要省外腹地为江苏、江西、安徽、河南、重庆、湖南、湖北等省市。浙江省外腹地企业,主要为当地光伏、白色家电、汽配件、户外用品、电子产品等产业龙头企业。
若港口运转不畅,波及范围颇广。
近年来,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跌宕蔓延,导致国际集装箱海运运转不畅、运力紧张、一舱难求、一箱难求市场行情。这种影响持续至今,今年6月,欧洲第一大港鹿特丹港告急,积压情况日益严重;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挤满了等待靠泊的集装箱船;在中美航线中,美国长滩港和洛杉矶港口的拥堵情况高居不下……据克拉克森集装箱港口拥堵指数,截至今年6月30日,全球36.2%的集装箱船滞留在港口。
面对物流受阻难题,宁波舟山港早期率先推出“空五条”,落实空箱船拖轮引航费用减免、空箱免堆期延长、管空服务等一系列补贴和服务举措,吸引海外空箱回流,缓解浙江省出口企业集装箱紧缺困局,积极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疫情冲击使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布局调整进一步加速,以‘全球采购、集中生产、全球分销’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产销模式正面临着挑战,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毛剑宏直言,国际经贸合作进入艰难重构期。
他还提到,港口行业发展进入变革关键期。“港口在发挥综合枢纽服务功能的同时,正朝着提供全方位供应链服务的方向发展,日益成为整个物流链的枢纽和价值链增值服务中心,同时受疫情冲击、运力短缺、‘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港口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需求更加紧迫。”
此外,浙江自贸区扩区后,宁波舟山港未来的路径更加明晰。2020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赋予了浙江自贸试验区“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五大战略功能定位。
“这更加凸显了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重要港航物流枢纽和全球重要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的功能定位,凸显了宁波舟山港作为浙江自贸试验区货物贸易进出的关键环节,畅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作用,是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毛剑宏说。
他表示,宁波舟山港将进一步集聚港航物流、大宗商品、航运服务等资源要素,服务浙江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港航枢纽能力,促进新型国际贸易发展;发挥大宗商品集散优势,促进大宗商品全产业链发展;集聚吸引航运服务要素,促进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
“宁波舟山港将发挥‘硬核’力量,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推动浙江省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方面展现更大担当作为。”毛剑宏说。
图文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