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久锤 陈冠宇 刘慧波 陶勇
编者按:
交通运输新型智库联盟成立以来,推动了各方对交通强国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了推动科学决策、提升决策水平的“智囊团”作用。本期“交通智库之声”继续精选专家观点,敬请读者关注。本栏目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
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补给来源,运输是关键。国家煤炭运输总体布局为西煤东调和北煤南运,其中北煤南运在保障国家能源运输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出海口均在环渤海地区,运能占总运能的70%以上。2021年,环渤海港口发运煤炭约为7.43亿吨,同比增加约5000万吨。保证了环渤海区域的运能,就保证了煤力运输的总体目标。
在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同时,港口运维方面存在着高素质从业人员相对匮乏、运维标准化尚未完全建立、传统工艺无法带动智能化应用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港口能源运输健康发展。
黄骅港煤炭码头。
高素质从业人员相对匮乏
煤炭运输业高素质从业人员相对匮乏,究其原因,主要有:
社会人口老龄化呈逐步上升状态。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自198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老龄人口占比不仅首次突破10%(达到13.5%),且增幅高达4.63个百分点。
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煤炭港口运维从业人员老龄化也日益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港口运维行业老龄从业人员占比约为50%,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愿意从事新兴产业,不愿意从事煤炭港口运输行业,导致煤炭运输行业大龄从业人员占比日趋加大。
传统煤炭港口行业大部分属于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发展初期,港口机械化程度极低,依靠大量农民工,装卸效率低下,务工人员普遍学历在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较低,加之春秋两季收麦忙碌,存在从业人员相对不固定的问题。
煤炭港口运维高素质人才短缺且流动频繁,成熟从业人员辞职率较高,人才队伍培养成了煤炭港口建设进程中的关键因素。港口运维亟需大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然而对业务的精通需要在港口一线工作中逐步积累,复合型人才培养周期相对较长,当前高校和教育机构很难培养出港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北部湾港煤炭码头。
国内运维标准化尚未完全建立
煤炭港口运维行业存在管理观念薄弱、管理体系运行不明晰、管理整体和局部划定不清晰等问题。尽管国务院2015年印发了《关于深化标准化改革方案的通知》,但是目前国内煤炭港口运维方面尚未搭建起较为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对整体建设发展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宏观定位,使得当前煤炭港口发展的联动性相对较差,没有形成系统,存在“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象。
行业内标准化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我国港口正处于从“世界一流大港”向“世界一流强港”的跨越性转变关键时期。就煤炭港口运维行业而言,在行业内部尚未搭建起标准化运维管理体系。目前,一些企业内部虽编制了运维标准化工艺指南和手册,但由于标准化工艺流程不详尽,仍存在流程不清晰、体系不健全等现象,执行起来较困难。
企业内部建立的标准化可推广性、可复制性较差,临时“救火”现象频发,事后补救现象严重,导致行业整体运行质量不高,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运维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提升。
连云港港干散货码头。
传统工艺无法带动智能化应用
国内煤炭港口缺乏科学合理的管控方法,港口定位和分工不甚明确,管理理念及方法陈旧,无法跳出劳动密集型运维产业的局限。目前,国内大部分煤炭港口仍采用传统工艺,对人力的依赖程度高,对智能化设备的使用率及接受率较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到港口管理中,但由于工艺和技术发展水平不匹配,煤炭港口管理中缺乏各个方面信息的公开和协调性,与其他港口无法实现信息、数据整合、资源共享。
目前国内煤炭港口运维产业科技含量较低,导致劳动生产率徘徊不前,煤炭运力不能突破港口吞吐量的瓶颈。以环渤海地区为例,2017—2019年煤炭港口效率总体处于下降趋势,其原因为港口相关部门在响应相关政策时后期忽视实际发展需求,对港口盲目进行投资和扩建,甚至有些港口出现资源闲置情况,产出速度追不上规模扩大速度,使港口效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此外,部分企业科技活动、研发投入定义不清,进而导致科技产出质量与价值不高,煤炭港口运维资金投入较少,导致设施设备老化,甚至年久失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煤炭码头堆场作业。
多措并举促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
建立高精尖人才梯队,全面提高团队素质——
技术应用的核心在于人的操作,因而要加快由劳动密集型梯队向高精尖人才梯队转换,加强技术人才培养。从政策层面科学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设,依托各类高职院校开展对口技能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紧密联系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技术发展,优化课程,增加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加强校企联合,依托行业办学,建立高技能人才实习培训基地。
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搭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应采用文化引领、提高薪资、品牌营造等方式提高团队影响力和凝聚力,既要薪酬也要“心酬”,择优配备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对人才结构进行分层次优化,全方位选拔培育管理有方、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港口运维人才。
聚集行业内优秀的专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运维实施队伍,全面塑造优良的运维品牌影响力,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散货港口运维团队。
推进标准化全面落地,塑造全方位运维品牌——
加快完善国家、行业、企业的港口运维标准化体系,推动行业标准化全面落地,构建标准、完善、可复制、可推广的港口运维标准化体系,成为新时代港口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可通过编制《港口设备运行标准化手册》《港口设备运行维护标准化手册》《港口设备运行运维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内业标准化指南》,制作标准化工艺多媒体教程片、三维多媒体演示片等,在国内煤炭港口推广实施,促进行业整体发展。同时,通过加快推进港口散货系统清洁生产技术、装船机撒漏煤控制与回收等技术的研究,加大单流体与双流体综合除尘系统推广应用,减轻生产过程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推行数字化传输运营,塑造智慧化煤炭港口——
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出台,数字化转型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建设数字化港口、通过数字赋能方式创新煤炭港口经营管理理念是推动经营管理升级、迈向智慧港口的重要手段。因此,煤炭港口企业要持续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在运营运维产业方面的运用,推进运营运维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由传统运维向无人化、数字化运营运维等方向拓展。通过建立技能人员创新工作室,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深化设备技术改造、性能提升、清洁化生产、智能化运行等专项研究课题,对成熟课题进行国家级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报,增加科技创新的“含金量”;可推广港口数字化运维管理平台,建立运营运维服务设备信息库,通过大数据分析,合理控制设备的维修周期,定期安排计划性维修,减少应急抢修,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和设备完好率;可试点推广港口散货系统皮带机巡视智能化系统及机器人,用科学化的管控方式减少运行运维用工数量,利用智能化研发和标准化管控等管理手段,持续为港口带来效益。
(作者单位: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源于:中国水运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