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记者 孙丹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简称《规划》),明确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当前水运行业数字建设现状如何?面临哪些重点难点?如何下好数字“先手棋”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数字化成为必然趋势
作为联通全球经济的重要基础性行业,航运业承担着全世界90%以上的贸易运输。近年来,数字化程度已成为衡量港航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抢占“智”高点,竞逐“新赛道”,数字技术也迸发出巨大的新活力。
在刚刚召开的传达全国两会精神领导干部会议暨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第三次集体学习(扩大)会议上,交通运输部部长、部党组副书记李小鹏强调,深入推进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发展,强化交通运输科技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数字交通。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数字交通的高质量发展,今年出台《规划》,强调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
为夯实水运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基础,不断提升可持续健康发展水平,交通运输部先后出台《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等政策,数字技术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推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的重要手段。
从中央到地方,各地政府及企业纷纷出台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广西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将以北部湾国际门户港为重点,推动5G在轮胎吊远程操控、智能理货、视频监控、移动办公等场景的融合应用,实现生产自动化、运作智能化、管理智慧化。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等部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口岸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提出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上海口岸“十四五”发展主攻方向之一,更好助力上海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对于数字交通发展,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心总工程师罗本成表示:“数字化是推进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网络化是其表现形式,而智能化才是关键内核。”
他认为,数字技术应用让我国水运行业,特别是智慧港口建设逐步由跟跑、并跑迈入到领跑。在新基建方面,大力发展智慧港口、数字航道、智能船舶、智慧海事等工程建设,水运行业基础设施数字化程度发展发展迅速;在运营方面,港口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有效提升作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在信息服务方面,巧用数字化“锦囊”,从电子换单、审单放货、电子放箱、提箱网付、电子放行、闸口预约、提箱出门,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操作,线上物流组织效率大幅提升;在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山东港口青岛港、上海港、招商港口等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码头操作系统,以及山东港口日照港传统顺岸式集装箱码头智能化改造等均取得了创新性突破,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的垄断;在标准体系方面,除了中央层面出台规划意见,一些地方标准逐步成为体系,特别是部分标准已走出国门,在以色列海发、阿联酋阿布扎比等港口得到应用。
硕果累累但尚有不足
十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实现了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局部先进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的历史性突破,基础设施建造和交通装备制造技术能力大幅提升,智慧绿色技术广泛应用,交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交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一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第三方独立智库报告《中国交通运输2021》显示,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指数全国领跑。江苏交通运输厅厅长、党组书记吴永宏表示,今年江苏交通将实施数字交通赋能专项行动,增添交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长江电子航道图不仅实现了在长江干线主航道的全面覆盖,还覆盖了金沙江、汉江、赣江、信江等高等级航道,填补了中国内河电子航道图在制作、服务等方面的技术空白,被航运企业和船民们亲切地称呼为“水上高德”,轻松实现“一图在手、畅行无忧”。
江苏海事局成功开发“港航环境AR全景系统”,利用数字孪生和AR技术将沿江所有港航单位信息、岸线使用通航要素、陆域水域实景一图展示,实现了“云上观景、触手可得”的功能。
港口作为沿海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既是海陆运输的中转枢纽,也涉及码头、调度、装卸、安全巡视等众多环节,国能黄骅港务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黄骅港高度重视新技术、新设备在煤港的建设和应用,着力通过创新手段引领企业未来发展。在实现煤港翻堆取装全流程智能化管控基础上,结合5G网络低延时、大带宽、连接可靠及北斗定位系统高精度、高安全性高等诸多优点,着力探索和开展针对煤港的流动机械、工艺设备、海上业务流程的智慧化管控,为智慧港口建设再填新动能。“目前,参与智能化作业调试的所有装船机均已实现北斗定位系统转换,并全部配置了5G网络,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智慧港口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该负责人表示。
罗本成坦言:“我们既要看到数字交通从无到有的突破,也要看到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挑战。”主要是数字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数字协同应用水平仍有不足,不同领域之间信息互通、协调联动仍有所欠缺,尚未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自立自强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亟待突破,存在大型数据库、底层操作系统等国产化程度偏低甚至“卡脖子”现象;行业数字化治理水平和能力相对不足,标准体系、协同机制有待加强,法律法规体系也有待完善。
“《规划》的出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加快建设数字交通,是顺应信息时代潮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要求。”他同时建议,行业应该以此为契机,对标《规划》总体要求,加快完善数字交通标准体系建设,在既有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再部署、再动员、再推进。
此外,罗本成认为,还需要持续深化数字交通场景化应用,进一步推进示范试点建设,健全数字安全监测体系,联合研发核心关键技术。
多管齐下助提档升级
近年来,随着创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数字交通的不断发展,码头逐渐向“无人化”“智能化”升级转变,让人不禁担心是否会造成大量失业?
“短期阵痛不可避免,但长期发展值得期待。”罗本成说。他指出,新技术的进步会改变很多工作方式,带来一定震荡,需要正确看待。新技术在取代一些低效率、重复性、危险性的岗位同时,也会创造一些高效率、高创造的新岗位,把更多的就业群体从传统岗位向新岗位转换。长期来看,技术变革所创造的就业机会比它取代的就业机会要多。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成卫东就自豪地说:“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产业工人的现代化。”作为首批港口行业AI训练师,他把自己研究多年的驾驶技巧和操作方法编入程序,写成指令,让机器设备依靠5G、北斗等自主技术,安全高效完成运输任务。目前,天津港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已经实现了L4级无人驾驶。
交通在人民群众的出行、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下好数字“先手棋”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罗本成认为,要在打好头阵、卡好点位、抓住关键、培育主体、强化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发展数字交通,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全面提升数字交通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出行的需求。”
国能黄骅港务公司有关负责人建议,明确智能化建设标准,为行业数字化改造提供政策指引和规范;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信息融合发展,打通产业链信息堵点,确保各环节对接顺畅;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学研联合研发配套,深入开展技术升级和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提升自主研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图片源于:pixabay.com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