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是国内国际经济循环的门户枢纽,是货物流通和信息数据交换的重要节点。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广州港加快建设智慧港口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构建大港口、大物流体系,目的是形成国际航运物流大枢纽、大通道。
面对全球竞逐,广州港在加快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强化中心城市门户枢纽功能中交出了一份答卷。
强化双循环枢纽节点功能
近年来,广州港集团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智慧港口建设水平。南沙四期建成华南地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智能设备和软件系统均实现国产化自主可控,为智慧港口建设贡献“广州方案”。同时,加快现代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华南最具规模的集装箱、汽车、粮食、石化和邮轮专业化码头集群,港口航运物流基础设施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今年8月,在上海航运交易所公布的“全球主要港口远洋国际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港在泊停时”中,广州港以0.62天、0.94天的船舶平均在泊、在港停时分别位居全球主要港口第一、第二,港口装卸作业效率、综合效率全球领先。
目前,广州港拥有集装箱班轮航线超200条,外贸航线超150条,“一带一路”方向航线超130条,RCEP国家航80余条,串联起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1—8月,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5.6%。
畅通海陆双向物流通道
广州港集团坚持增强港口对外开放门户功能,打造面向世界的门户港、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构建便捷高效、稳定畅通、链接全球、辐射内外的海陆双向物流通道。
加快海铁联运、江海联运建设,开通国际、省际和城际班列超35条、内河支线超70条,发展集装箱、汽车、粮食“散改集”等特色班列,打造立体畅通、内通外联的综合物流网络体系。以南沙港铁路开通为契机,推动港口多式联运提质增量,常态化运行南沙中欧班列,实现“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无缝衔接,1—8月完成海铁联运箱量同比增长100%。
延链强链补链支撑经济发展
港口枢纽功能持续增强,水路、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实现有效衔接、高效转化,“好货走南沙”品牌不断擦亮。加强产业对接,开展集装箱、重大件设备等全程物流,满足个性化需求,共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国际竞争力。“前港后仓”建成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临港物流仓储设施,打造湾区中转集拼中心、冷链物流中心。
通过建造首艘珠江内河滚装船,开通南沙—花都等商品车驳运支线,量身打造经济高效物流通道;依托南沙港枢纽优势,成功吸引全球粮商巨头路易达孚集团在港区后方正式动工建设富凌食品产业园,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