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交通运输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孙文剑、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高博、部公路局副局长钟闻华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孙文剑表示,总的来看,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三季度向好势头明显,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较快增长,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高位,接近3万亿元,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交通运输服务和保障。
一是货运量实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03.1亿吨,同比增长7.1%,其中三季度增长7.6%、与上半年相比加快0.8个百分点。三季度向好势头明显,分方式看,前三季度铁路货运量完成37.4亿吨、同比增长0.3%,公路完成297.4亿吨、同比增长7.7%,水路完成68.3亿吨、同比增长8.5%,民航完成522万吨、同比增长12.5%。
二是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前三季度,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25.4亿吨,同比增长8.5%,其中三季度增长9.5%、与上半年相比加快1.5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3亿标箱,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增长5.9%、增速较上半年加快1个百分点,三季度都有加快趋势。
三是人员流动大幅增加。前三季度,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56.6亿人次,同比增长31%,其中三季度增长30.5%。分方式看,前三季度铁路客运量完成29.3亿人次、同比增长112.4%,公路人员流动量完成420.6亿人次、同比增长26.8%,水路客运量完成2亿人次、同比增长120.9%,民航客运量完成4.6亿人次、同比增长126.7%。
四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高位。前三季度,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8775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三季度规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分方式看,前三季度铁路完成投资5089亿元、同比增长7.1%,公路完成21447亿元、同比增长4.3%,水路完成1441亿元、同比增长28.2%,民航完成投资798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统筹做好四季度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深入研究谋划明年工作,为明年各项工作平稳开局奠定基础。同时,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等重点工作,持续做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各项具体工作。
五个方面措施推进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
高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期,交通运输部等9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公交引领城市发展、方便人民群众出行、压实属地政府责任等基本原则,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支持措施。
一是加大公交运营支持力度。科学合理设置公交专用道,保障公交优先通行,建立公交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对定制公交等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加强新能源公交车充电保障。
二是加大服务质量提升力度。优化完善城市公交线网,促进城市公交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衔接融合,鼓励发展微循环公交、定制公交、“公交+旅游”等服务模式,提升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增强公交服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三是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压紧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并实施公交企业运营成本核算和补贴补偿制度,对政策性亏损及时给予补贴补偿。用好财政奖励资金。鼓励金融机构为公交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四是加大用地保障支持力度。在符合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不改变用地性质、优先保障场站交通服务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动实施新增用地、既有用地综合开发,建立用地综合开发收益的反哺机制。
五是加大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力度。进一步推动落实城市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公交发展绩效评价制度,督促公交企业按时足额发放工资、缴纳社会保险,关心关爱公交司机和一线从业人员。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好《意见》,扎实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
推进公交健康可持续发展既要“输血” 也要“造血”
高博表示,推进城市公交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既要加强对公交企业的政策支持,也要提升公交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输血”方面,一是落实运营补贴补偿政策。综合考虑城市规模、群众出行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城市公交服务标准,平等对待不同所有制运营主体,因地制宜建立并实施成本核算和补贴补偿制度。二是完善公交价格机制。科学合理制定城市公交价格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针对长期低票价难以覆盖企业运营成本的情况,依法依规开展评估并及时优化调整票价。对定制公交等线路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对远郊等长距离运营线路,可探索采用按里程计价方式。三是加强新能源公交车充电保障。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保障新能源公交车夜间充电执行低谷电价,鼓励在日间设置部分低谷电价时段。
在“造血”方面,一是提升公交吸引力。促进常规地面公交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有效衔接融合。鼓励发展微循环公交服务。支持开通通勤、通学、就医等定制公交线路。二是支持多元化经营。支持发展“公交+旅游”服务模式,支持公交枢纽场站拓展旅游功能,支持城市公交企业拓展广告业务和面向社会的增值服务。三是盘活存量资源。加快落实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政策,建立公交枢纽场站用地综合开发收益反哺机制,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孙文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近8年来,交通运输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取得了显著成效。交通运输部推动完成了长江干支流2500余座非法码头专项整治,大力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目前,长江干线航道已实现5万吨级海轮直达南京,万吨级船舶直达武汉,3000吨级船舶直达重庆。同时,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推动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生态绿色环境保护修复工作。持续强化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加快推进绿色服务设施建设,推进长江非法码头专项整治。目前,长江干流1361座和主要支流1157座非法码头全部完成整治,长江干线已建成13座洗舱站、17座水上绿色服务区、8座LNG加注站。今年前三季度,长江经济带11省市累计使用岸电77万艘次、9000余万度,同比分别增长39%、66%。
二是着力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积极推进长江干线航道扩能升级,推动港口协同发展,支持指导长江经济带10个省份组建省级港口集团。目前,长江干线航道已实现5万吨级海轮直达南京,万吨级船舶直达武汉,3000吨级船舶直达重庆。2022年,长江干线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5.9亿吨,创历史新高。
三是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规划引领,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努力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的主动脉、综合立体交通网的示范带。目前,沪蓉、沪渝、沪昆、杭瑞等高速公路主通道全面建成,沪昆高铁建成运行,亚洲首个专用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运,中欧班列(重庆、义乌)运输邮件、快件常态化运行。
四是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效能。积极推进多式联运,支持长江沿线港口铁路专用线建设,促进江海联运、铁水联运发展,持续推动大宗货物集疏港向铁路、水路转移。2022年长江经济带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完成291万标箱,同比增长25.9%,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五是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包括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推动构建现代化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推进桥梁安全隐患治理,推进应急搜救能力建设等。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政策协同、工作协调,从整体上谋划和建设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提升长江经济带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交通运输力量。
水运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孙文剑表示,1—9月,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持续高位增长态势。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疫情平稳转段,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国内消费需求增长。
二是我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第三季度向好势头明显,物流保通保畅成果进一步巩固。
三是今年以来我国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需求强劲,铁矿石、煤炭、粮食合计进口13.4亿吨,同比增长18.3%。
此外,总体来看,预计第四季度我国港口生产将总体平稳并延续恢复发展态势,水运经济运行将稳中加固向好。
持续开展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
钟闻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一直以来,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安全工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部署要求,交通运输部连续多年将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纳入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持续开展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
去年,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开展了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组织各地实施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等“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五大工程,持续提升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
今年,交通运输部继续将“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万公里”纳年度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并纳入 “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要点,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由部领导直接联系推进。一是强化中央资金支持,引导地方加大投入。二是加快编制《小交通量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加强技术支撑。三是加强督导检查,强化统计监测。截至9月底,全国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8万公里,已经超额完成年度的目标任务。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指导各地继续深入实施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安全设施提升改造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防护水平,保障农村群众便捷出行、安全出行。
牢牢守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底线
高博介绍,截至2023年9月,全国共有55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99条,运营里程约9860公里,日均运送乘客超过8300万人次。
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工作。2019年,交通运输部出台了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正式运营前、运营期间三项安全评估技术规范,明确了各阶段运营安全评估相关技术要求。为深刻汲取近年来各地发生的城市轨道交通险性事件教训,按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管理办法》规定及相关要求,结合各地实践,交通运输部对2019年发布的三个文件进行了修订完善。主要修订内容为:
一是坚持安全至上,完善了评估前提条件。在初期运营前,将人防验收、卫生评价和运营单位条件等纳入评估前提条件。
二是坚持预防优先,细化了防洪涝及淹水倒灌风险管控要求。在正式运营前,将汛期重要时段防汛要求细化到一线从业人员工作岗位职责,落实到防汛巡查规程和相关管理制度中。
三是坚持底线思维,强化了关键设施设备功能要求,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在运营期间,将应急物资布局、应急演练开展及评估、甩项工程处理等纳入到评估内容,完善功能要求。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指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和运营企业做好组织实施工作,牢牢守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底线,确保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取得积极进展
孙文剑介绍,去年,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了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在自动驾驶方向重点围绕公路货运、城市出行服务、物流配送、园区内运输、港区作业等典型应用场景,布局了14项试点任务。一年来,试点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规模效应开始显现。百余家创新主体投入自动驾驶车辆1000余台,自动驾驶应用的规模效应渐显。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实现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准商业化运行,天津港、上海港、厦门远海码头等试点单位部署了200余台自动驾驶集卡或自动驾驶水平运输设备,实现了常态化运行。
二是技术得到提升。试点单位积极开展技术验证,促进多源感知数据融合、自动驾驶车辆管理和调度等技术提升。
三是促进了交通新基建发展。部分试点单位部署了一批智能路侧系统、数据平台等,带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近期在苏州,首条满足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等级的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已经投用。
四是标准化取得进展。起草或发布了9项技术标准,支撑自动驾驶产业发展,比如:车路协同系统路侧基础设施总体技术要求、港口自动驾驶集装箱卡车运行技术要求、港口无人驾驶集装箱车技术要求等,围绕个性化出行服务、集装箱水平运输等场景,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
交通运输部希望在第一批基础上,总结经验和不足,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扩大试点规模,打造常态化运输服务和全流程自动化作业模式,促进自动驾驶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
完善公路基础设施“车路协同”推动自动驾驶发展
钟闻华表示,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完善公路基础设施,使之更加适应自动驾驶车辆的认知和行为特点,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辅助信息,能够加快自动驾驶技术实用化的进程。交通运输部近期出台了《公路工程设施支持自动驾驶技术指南》,就是旨在通过适度提升公路基础设施智能水平,帮助自动驾驶车辆获取更多更精准的交通运行状态、公路运行环境、还有自身定位等信息,辅助自动驾驶车辆完成驾驶行为决策。
公路工程设施支持自动驾驶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类设施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单独或联合起来,协助车辆更好地进行自动驾驶。《指南》考虑了既有公路工程设施实际情况,遵循突出实效、技术先进、融合创新、分步实施的原则,提出了从自动驾驶云控平台、交通感知设施、交通控制与诱导设施、通信设施、定位设施、路侧计算设施、供配电设施、网络安全设施等方面支持车辆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技术要求。例如,交通感知设施可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超视距的公路交通流、交通事件、交通参与者状态等信息;交通控制与诱导设施可适时向自动驾驶车辆发布交通控制与诱导辅助信息;通信设施可实现公路工程设施与自动驾驶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定位设施能够在公共服务位置信号不满足自动驾驶需求的路段,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定位信息;网络安全设施则用于保护相关硬件、软件、还有数据不被破坏、篡改和泄露。
公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由人、车、路、环境组成的整体,其核心目标是不断提升运输安全水平、提高交通运行效率。车辆应用自动驾驶技术,是从“车”的角度为实现这个核心目标贡献力量;智能化公路工程设施建设,是从“路”的角度推动实现这个核心目标。让车和路协同起来,可以发挥出“1+1”大于2的作用。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密切关注公路工程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和自动驾驶技术应用进程,及时总结公路工程设施在支持自动驾驶方面的实践经验,适时完善相关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水平和运行效率。
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取得多项成效
高博表示,推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是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
2016年以来,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工作,目前已累计创建四批116个示范工程项目,主要取得三项成效。
一是联运线路不断拓展,网络覆盖范围逐步完善。目前全国28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开通示范线路,基本覆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二是投资规模不断增加,服务支撑经济循环能力持续提升。申请验收的示范工程实际完成投资超200亿元,带动上下游超过1000家企业参与多式联运相关工作,为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是组织模式持续优化,物流效率显著提升。铁路运单物权化、信息互联共享、一体化通关等方面取得积极突破。2022年,示范工程共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约720万标箱,与公路运输相比,降低物流成本超100亿元,为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组织开展好综合运输服务“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交通强国试点,多措并举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现代交通物流体系。
一是制定完善关键信息数据交换标准,推动联程联运信息“联起来”。
二是鼓励传统运输企业提高跨运输方式组织能力,推动联程联运经营人“多起来”。
三是引导国内公铁联运使用标准化运单,推动标准化单证“用起来”。
四是支持多式联运经营人增强全程控货能力,推动单证物权凭证功能“实起来”。
五是加快法规标准制度建设,推动多式联运法规标准“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