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庄严宣告,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决定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一时,掌声雷动,欢呼四起。
9个月后,中国对世界的承诺如期而至: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撩开面纱,迎来正式揭牌的历史时刻。
在近1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速公路、铁路纵横,北临浦东国际航空港,南接洋山国际枢纽港,坐拥上海贸易、金融、科技等高端要素集聚优势,背靠长三角广阔腹地。这里万事俱备,东风正劲。至今,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已扩大至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海南等地。
那么,历史上自贸区究竟是怎么来的?与过去5年多上海自贸区其他片区相比,临港新片区“新”在何处?下一步,上海自贸区又将如何迈开“新”步伐?
看历史:自贸区不是“新名词”
自贸区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当时腓尼基人将泰尔和迎太基两个港口划为特区,对外来的商船尽量保证其安全航行,不受任何干扰,这即为自由港区的雏形。
1228年,法国南部马赛港在港区内划出特定区域,规定外国货物可以在不征收任何税赋的情况下出入这一区域。1367年,德意志北部的几个自由市联合起来,建立了历史上称之为“汉萨同盟”的自由贸易联盟;1547年,意大利在其西北部热那亚湾建立雷格亨(Leghoyn)自由港,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命名的自由港。
此后,自由港和自贸区开始逐渐在西欧许多国家风行。上海高校智库浦东研究院院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院长薄海豹教授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道,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世界各地已有2600余个自贸区,大体可以分为几大类。
转口集散型:这一类自由贸易区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从事货物转口及分拨、货物储存、商业性加工等。最突出的是巴拿马的科隆自由贸易区。
贸工结合,以贸为主型:这类自由贸易区以从事进出口贸易为主,兼搞一些简单的加工和装配制造。在发展中国家最为普遍。例如阿联酋迪拜港自由港区。
出口加工型:这类自由贸易区主要以从事加工为主,以转口贸易、国际贸易、仓储运输服务为辅。例如尼日利亚自由贸易区。
保税仓储型:这类自由贸易区主要以保税为主,免除外国货物进出口手续,较长时间处于保税状态,例如荷兰阿姆斯特丹港自由贸易区。
自由港型:自由港是关税保护的主权国家所采取的重要的港口政策,他规定对自由港范围内进口的外国商品无论是供当地消费还是转口输出,原则上都不征税,这些免征关税进入自由港的外国商品,可以在那里装卸、储存、重新包装、买卖、加工和制造。当外国船只必须遵守主权国家有关卫生、移民、治安等法律规定。当代世界著名自由港首推香港、新加坡,还有地中海的直布罗陀、红海口外的吉布提、拉丁美洲的马瑙斯和马加里他岛。国际上发展的趋势,自由港型自贸区的优势日趋显现。
看今朝:做好“特”字大文章
“在全球经济的大变局下,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设立,向世人宣布了中国将继续高举全球化旗帜的决心。”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陈晶莹表示。
8月6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公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总体方案,按照“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新片区先行启动了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等区域,面积是119.5平方公里。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的政策与制度,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之际,新片区的英文表述(Special Area)同步公开。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国平称,这意味着新片区在功能、定位上,与上海自贸试验区现有片区不同。
上海自贸试验区要打造的是“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新片区的定位则更高——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在实施高标准的贸易
从功能定位上来说,和过去的自贸区不同,自贸区新片区实行了差别化定位,其建设的是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不仅应秉承注重以往自贸区改革开放的制度创新,也和当年的浦东一样,得注重创新开发的制度支持。
根据规划,新片区到2035年,区域生产总值将超过1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目前的浦东新区。因此,新片区要铆定目标,聚焦定位,完善空间规划,实现集约开发,推动“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硬核产业集聚发展,成为首创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创业地,服务国家重点产业的发展战略,推动产业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提升。
自由化方面,也提出建设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光谷自贸研究院院长陈波表示,比较总体方案就可以发现,新片区更强调差异化,“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和表述减少了。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称,新片区将聚焦亟需突破但其他地区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关键领域,放开手脚更大胆地闯、更大胆地试、更自主地改,通过打造“三个最”(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最能创新突破的改革开放试验田、最自由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全力把新片区打造成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引擎。
比如,要打造最能创新突破的改革开放试验田,就要对标中国香港、新加坡、迪拜等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聚焦投资、贸易、资金、运输、人员、信息等重点领域,全面开展差异化、系统性的制度创新和功能重构。
根据总体方案,临港新片区将构建“6+2”制度体系。所谓6,是指5个自由(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与信息快捷联通;所谓2,是指税制安排、监管制度安排。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陈杰称,相对于国内其他区域,临港新片区的“6+2”设计具有无比的优势。
看未来:给世界带来惊喜
为了实现到2035年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的目标,接下来,临港新片区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发展指标:亩均产出要从700多万元提高到1500万元,不断提高经济密度;在今年落地1000亿产业项目的基础上,持续引进国内外高能级项目,努力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大力发展“跨境”、“离岸”的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确保2035年实现区域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的目标……
朱芝松称,要做大、做强新片区经济体量、质量,全力把新片区打造成为上海和长三角更高质量发展的新龙头。
8月20日,上海临港新片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领到了“001号”临港新片区营业执照。和老版营业执照不同,在新版营业执照中,专门标明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标示,这也意味着,注册在临港新片区的企业将享受到新片区的各种制度“红利”。据悉,这家公司由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全资设立,主要承担临港新片区现代服务业开放区核心区的开发建设、产业引进、功能创新及招商引资等任务。
据介绍,新片区《总体方案》明确,临港将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如此表述,让国内外经济学界激动不已。上海市社联主席王战说,这再次印证,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
面对世界经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临港新片区担负着继续扩大开放的国家战略。与此同时,这里又是一处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试验田,是对标国际最高水平经济规则的压力测试区,是顺应全球生产链重新布局的战略高地。
在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权衡看来,如果说设立深圳特区是中国开放型经济建设的1.0版,开发开放浦东是2.0版,自贸试验区建设是3.0版,那临港新片区的诞生,可以称为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4.0版。
未来,新片区要对标东京、纽约等全球城市的最高建设标准,确保高起点规划、高强度开发、高水平建设,以新片区为核心有力推动上海沿海沿湾经济带的崛起。也要加强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联动,形成东西两个扇面、内外两个维度的开放格局;加强与长三角沿海城市的协同,打造东部沿海一体化发展廊道,推动新片区成为面向亚太的国际枢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