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更是从陆地延伸到海上。从全球规模最大和单机平均作业效率最高的自动化码头,到全球领先的“大智号”智能散货船、全球规模最大的船舶自动识别和船舶交通管理网络,再到即将建成的全球覆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项项举世瞩目的科技创新和重大项目正在为我国智能航运发展铺路。
今年5月,交通运输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七部门发布《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为智能航运未来30年发展指明了方向。
什么是智能航运?为何要发展智能航运?我国智能航运发展现状如何?还有哪些短板要补?《工人日报》记者为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
率先实现智能升级才能占领高地
智能航运将打造新的大航海时代,智能自动、无人驾驶的自主航行船舶将是海运业的主要力量;智能化、无人化港口将是全球集装箱枢纽港的标配;大数据、网络化航运模式将成为主流;数字化、智能化港口监管和服务,将为航运企业运输决策、船舶航行安全、海事监管、政府水上应急等提供全方位、实时、精确、便捷的支撑。这是10月25日第二届“新时代大航海强国梦——智能航运与创新发展”峰会上发布的《长三角智能航运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描绘的未来智能航运的图景。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国际海事组织海事大使徐祖远表示,作为一种航运新业态,智能航运将传统航运要素与现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深度融合,航运生产环节更经济可靠、日常运行环节更安全环保、监管和服务领域更智能高效。
谈及港航业未来的发展,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认为,以往“规则促进行业发展”的模式正逐步转向“技术推动规则改变”。
在一些专家看来,智能航运是全球海运产业突破发展困境、重塑未来格局的引爆点,谁能率先实现智能航运新技术、新模式、新制度的战略升级,谁就能够占领高地。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二级巡视员曾晖分析说,智能航运国际规则和标准已成为各国争取新领域的制度性话语权、维护国内产业利益的“主战场”。积极探索智能航运发展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模式”,是我国争夺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转变以往在国际规则制定中跟随追赶角色的大好机会。
我国智能航运发展的元年
面对全球航运业发展的前沿趋势,《意见》为我国智能航运发展画出蓝图:到2020年年底,我国将基本完成智能航运发展顶层设计;到2025年,突破一批制约智能航运发展的关键技术,成为全球智能航运发展创新中心;到2035年,较为全面地掌握智能航运核心技术,智能航运技术标准体系比较完善;到2050年,形成高质量智能航运体系,为建设交通强国发挥关键作用。
9月印发实施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也提出,广泛应用智能航运、自动化码头等新型装备设施。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姜明宝说,智能航运是我国推进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的重点领域,也是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内容。
业内人士认为,2019年是我国智能航运发展的元年。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在智能航运的多个关键领域都获得突破性进展,甚至实现“全球首发”。比如,中国船级社继全球首次发布并实施《智能船舶规范》后,又于2017年底发布《无人水面艇检验指南》(2018);“大智号”成为全球首艘通过中国船级社和英国劳氏船级社双重认证的智能船舶;珠海启动建立亚洲首个无人船海上测试场。
曾晖认为,这些突破性进展得益于我国庞大的航运、造船等产业基础和规模优势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领域的科技实践能力。
《报告》则指出,作为下一风口的智能航运,将成为我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的新增长点和新动能。
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
徐祖远认为,新旧动能之间成功转换、智能航运的全面实现并非坦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
尽管我国在智能航运的某些领域已经是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姜明宝直言,必须充分认识推进智能航运发展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仍然亟待突破,部分重要装备和元器件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先进技术在智能航运各核心要素中的应用也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智能船舶是智能航运的核心要素。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巡视员曹钢也表示,共性技术、基础部件和配套、关键系统供给能力不足,是船舶智能化发展的薄弱环节。
对此,中国船级社总裁、党组副书记莫鉴辉呼吁,进一步打破行业界限,整合各方优势,从技术基础、技术应用、业务逻辑、服务模式、法律法规保障等多方面拥抱新变化,共享新成果。他建议,建设共享平台,对新技术加以全面的孵化和测试,以点带面、以强带弱实现更大力度的、更高站位的协同发展。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杨华雄表示,企业是智能航运发展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建立智能航运发展开放式合作机制。不过,他提醒说,要注重实用价值,培育航运发展新业态,找到拳头产品,避免盲目地“一窝蜂”。
谈及智能船舶发展的重点问题和发力点,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俊认为,应建设安全可控的多网融合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自主的全球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