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从摩擦走向缓和,两国间进出口有望明显改善,干散货运输将首先受益。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1月15日上午,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仪式在美国白宫东厅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同签署协议文本并致辞。
刘鹤在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仪式上致辞时说,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全世界。
中美贸易对航运业影响颇深。据多个分析机构和专家预测,此次经贸协议的达成,预期将给各航运细分领域带来不同影响。
集装箱运输:短期影响有限 总体货量波动不大
根据业界的普遍分析,协议文本的达成,对集装箱运输业的短期影响有限,长期影响尚难预测。
Alphaliner资深专家Tan Hua Joo表示,从2019年10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中旬的两个月中,美国集装箱进口量并没有因加征关税而激增,这与2018年同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时,受加征关税影响,贸易商为了避免关税而提前出货,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集装箱货量出现大幅增长。
尽管2019年12月,跨太平洋航线货量有所反弹,但更多是受到中国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以及2020年全球限硫令将执行的推动。
“中国农历新年带动了出货量,跨太航线货量预计在2020年1月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但之后将大幅下降。”Tan Hua Joo进一步分析称。
分析机构BIMCO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该机构表示,2019年,美国西海岸进口集装箱量自2011年以来首次出现下跌,2019年全年,全球集运市场几乎没有出现过明显的提前出货现象。而由于2019年12月中美两国贸易摩擦缓和迹象,出口商处于观望之中,因此2020年也不太可能出现由避免加征关税而产生的大量提前出货行为。
此外,2019年,亚洲内部市场集装箱货量基本与2018年持平。“这其实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因为亚洲内部的集装箱量如果没有出现增长,那么由亚洲出口至全球其他地区的远洋货量也几乎没有增长的可能性。”BIMCO认为。
实际上,根据中美贸易结构,中国对美出口的货物当中,电子产品(中低端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元件)及纺织服装占了很大的比重,分别占比约46%、15%。天风证券交通运输行业首席分析师姜明表示,这一部分的进口需求偏刚性,也就是说,美国对此类货物的进口需求客观存在。
自中美贸易战开始以来,虽然两国贸易往来受到了明显影响,但是包括柬埔寨、越南、印度和泰国在内的其他亚洲国家出口至美国的货量有所增加,货流的转移,对集运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坏消息。
但是这部分转移的货流没有完全填补中美两国间货量的下降。以美国进口圣诞树灯串为例,美国人口调查局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这类商品的进口数量大幅减少。2019年前10个月,美国进口圣诞树灯串的总量由2018年同期的1.89亿组下降至1.47亿组。
BIMCO分析师称,虽然美国增加了从柬埔寨和其他周边国家进口圣诞树灯串,但还不足以弥补从中国进口灯串数量的下降,这一单一商品的进出口变化趋势也反映出更广阔的市场环境。
Tan Hua Joo认为,关税的削减,可能有助于中国赢回部分转移至越南等国的出口量,但2020年跨太平洋市场总体货量是否增长,仍是个问号。“这将更多地受到美国经济情况的影响。”因此可以说,第一季阶段经贸协议达成,对于集装箱运输业的长期影响,仍不好预测。
干散货运输:美国农产品出口将增加
相比之下,受益于贸易协议的达成,美国农产品对华出口量预计大幅增长,干散货运输业向好。美国出口商,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战中遭受沉重打击的农民,对于中美之间的“休战”非常期待。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代表Robert Lighthizer预计,未来两年内,美国出口至中国的货量将增长近一倍,农业部门将尤其受益,预计每年将涉及到总值400亿至500亿美元的美国出口农产品。
“可以想象一下,未来两年里,美国农业领域将出现800亿至1000美元的出口增长。这是很庞大的数字。”Robert Lighthizer说。
美国最大的农业组织美国农产局联盟主席Zippy Duvall评价称,两国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为解决贸易争端迈出了一大步。
“美国的大农场主和农民一直渴望恢复在全球的业务。”Duvall表示,“自贸易战开始,中国从美国农产品的第二大进口国变成了第五大进口国。恢复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对帮助美国大农场主和农民‘东山再起’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据了解,到2018年,美国出口至中国的农产品总额已超过200亿美元,而此后这一数字降至134亿美元。如果中国每年进口400亿至5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这一承诺落实,那么美国大豆将主要受益。
巴西和美国都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就中国市场而言,巴西是美国的最大竞争对手。
一般来说,巴西大豆收获时间为3月和4月,对中国的出口季为5月至9月。此后,美国接手大豆市场直到次年3月,美国大豆收获时间为9月至10月,对中国的出口季节一般从11月开始。
根据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ERS of USDA)发布的报告《大豆贸易:中国,巴西和美国的相互依存》,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美国出口至中国的大豆量达2443.3万吨,巴西出口至中国大豆量为1422.9万吨。而到了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原本应该是美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大豆出口市场,出现了与2017年至2018年同期截然相反的状况:巴西出口至中国大豆量飙升至2569.9万吨,而美国出口量则锐减到269.1万吨。
不过到了2019年下半年,市场情况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
数据显示,随着进口商使用免税配额购买的大豆完成清关,2019年11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量较上年同期大增,达256万吨美豆,比同年10月增加了150万吨,而在2018年11月,中国几乎没有进口美国大豆。
专家预计,短期内,巴拿马型散货船以及从美湾地区出发的长途运输航线,都将有积极表现。
尽管如此,也有观点认为,达成贸易协议不会阻止中国从南半球购买大豆等大宗商品。除了价格更加便宜外,采购来源多样化也比较保险。
此外,也有专家对中美大豆贸易的增长能持续多久表示怀疑。据一家新加坡船舶经纪公司人士表示:“中国已经从其他来源地获得了所需要的货量,尽管来自美国的运输量会增加,但完全恢复到中美贸易战前的货量,有些不切实际。”
油轮运输:货流有望转变
相比于干散货运输,中美达成协议对油轮运输市场存在一定影响,但短期内难以显现。
在宣布达成协议几天后,即2019年12月1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二次排除清单,自2019年12月26日至2020年12月25日,清单内商品不再加征中国为反制美301措施所加征的关税,已加征关税不予退还。
这批商品清单包括白油、食品级微晶石蜡、茂金属高密度聚乙烯(HDPE)、粘指剂、线性低密度的乙烯与1-辛烃共聚物、共聚抗冲等级聚丙烯共六类化学和石油商品。
对此,咨询公司伍德曼肯兹(Wood Mackenzie)首席分析师Kelly Cui表示,上述化学商品豁免加征关税,或令包括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工有限公司等在内的美国公司受益。
据了解,自从2017年以来,上述公司一直在增加以页岩气为原料的乙烯装置,并将中国定位为主要的出口市场。
据她分析,随着豁免的到来,中国可能恢复从美国购买更多化学与石油商品,从而改变上述商品的贸易流。贸易战开始后,美国已经将部分上述商品的进口转移到拉丁美洲和欧洲,而中国则转向从中东进口。
但是目前,中国对美国原油和其他石油衍生品的关税保持不变。自2019年9月1日起,美国出口至中国的原油加征5%的关税,导致美国对中国的原油出口进一步减少。
美国能源总署(EIA)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美国出口至中国的原油和石油产品总量为6493.3万桶,而2018年同期这一数据约为1.28亿桶,同比大幅减少近50%。
从长远来看,此次协议释放出改善全球经济的信号,自然会对原油市场产生提振作用。
这一信号很快刺激了油价上涨。数据显示,在2019年12月15日中美宣布达成协议后,美国WTI原油价格于翌日升至每桶60.21美元/桶,达到从10月份开始到12月16日三个月时间里的历史高位。
待协议签署后,两国间进出口情况有望改善,双方增加在贸易、科技和金融等多方面的合作,也预期带动全球经济增长。有经济分析师预测,这将促进2020年全球GDP增长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