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狭小的轨道式起重机驾驶室里,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轨道吊操作员陈昌明“猫”着腰工作了24年。
“一天干12个小时,轨道吊的驾驶室离地面约20米,想看到地面上的卡车只能低头弯腰。”老陈说,干他们这一行,腰肌劳损是职业病。
今年一月开始,大连港集装箱堆场自动化改造项目正式投入运行,老陈的工作环境变宽敞了。
经历了系统培训后,现在的老陈坐在办公楼里的调度中心,对着电脑屏幕就可以完成轨道吊的操作。与记者交谈之际,他晃动两下摇杆便完成了一次集装箱堆放作业。“我只需要在即将装车那一段距离内人工介入,剩下的交给电脑去完成。” 陈昌明说。
老陈表示,如今在工作空闲之时他甚至可以下地走动走动。“腰和颈椎也轻松了许多。”这位40多岁的汉子边说边在座位上伸了个懒腰。
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港是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世界的海上门户。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码头,在向智慧港口转型的道路上踏出了成功的一步。
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浩说:“大连港是个老码头,根据这个特点我们没有做全自动化码头,而是在原有的码头上进行改造,集装箱堆场的改造就是第一步。”
据介绍,集装箱堆场的轨道吊在实现自动化改造之后,一个工人便可同时操纵3台机器。“目前整个码头一共有24台轨道吊,完成自动化改造的有3台。我们预计在2021年,把剩余的21台改造完毕。”张浩说。
轨道吊改造后,安装了激光防撞系统等,增加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设备作业受天气的影响减少,可实现全天候作业。
“以前的工人从培训到上机操作大约需要半年时间,完全熟练则需要两年,而且长期从事这个工作对腰椎颈椎也有损害。”大连集装箱码头船舶调度员肖骏祥表示,在培训两个月后自己已经可以熟练地操作轨道吊,“我现在是陈哥的得力助手,干起活来不比他差。”
“下一阶段,我们将加快其余21台自动化轨道吊系统的规划实施,同时还将拓展智能理货系统、收提箱预约、电子在线支付等服务,用科技创新助推建设智慧港口。”张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