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海洋经济。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海洋大学校长程裕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建设海洋强国再一次吹响了号角,在近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出发展、壮大海洋经济的工作部署,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要求高等教育提供更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这需要我们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加快“双一流”建设,深化推进特色海洋学科体系建设,大力培养海洋经济所需人才,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提升服务发展海洋经济的系统能力。
程裕东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从全球来看,海洋在全球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海洋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程裕东说:“海洋经济是一个很宏大的概念,是人类开发利用及保护海洋资源而形成的各类产业和相关经济活动总和,涉及一、二、三产业,并不局限于航运、渔业等传统行业,是十分丰富和庞大的产业群体。”
程裕东认为,发展海洋经济,首先需要提升完善普及性的海洋通识教育体系,提高国民的海洋意识,形成对海洋的科学认识和深刻理解。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相关高校,尤其是涉海高校要充分发挥独特的学科优势和功能,规划设置海洋通识课程,不断完善特色化的海洋课程体系,形成我国特色的关心海洋、认知海洋、热爱海洋的普及性通识教育体系,让海洋意识教育覆盖全体大学生。
其次,需要创新发展特色化的海洋实践教育体系。开展实践教育需要条件支撑,发挥高校现有资源的优势,为学生亲近海洋创设条件。例如,上海海洋大学有“淞航”号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可以利用船舶资源作为平台,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和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设计特色化的海洋实践课程,开展境内外校际、校企之间的海上实践教学。通过科教结合、产教融合的改革探索,实现海洋实践课程的体系化和常态化,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成为海洋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中国特色的海洋实践教育体系。
再次,需要战略构建全球性的社会服务体系。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符合各方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大学要融通中外,借助国家、企业、社会等各方力量,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全球性的海洋社会服务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为扩大开放合作多作贡献,打造海洋命运共同体。
程裕东认为,响应当前发展海洋经济的号召,一方面,高校需要通过对标“双一流”建设要求、深化教育改革,为海洋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高校也需要积极争取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良好资源和广泛支持,建立多方良性互动发展机制,不断提升高校服务海洋经济建设的能力。
据了解,上海海洋大学在由传统的水产大学向独具特色的新型海洋大学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深化转型发展和质量提高双重任务,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双重使命,始终接续“渔界所至,海权所在”创校使命,践行“勤朴忠实”校训精神,坚持“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洋大海和祖国的江河湖泊上”办学传统,坚持“水域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和地球环境与生态保护”学科主线,致力于世界一流学科和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近年来,依托水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激发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和社会服务,以“一条鱼”“一只蟹”“一份指数”为代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海洋产业发展。同时,该校积极服务海洋强国战略,成立了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极地研究中心、远洋渔业国际履约研究中心、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船舶压载水检测技术实验室,优化近海、深远海、极地学科平台布局,不断增强对“生物资源、地球环境、人类社会”诠释能力,不断开创“从海洋走向世界,从海洋走向未来”新时代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