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减少船舶在港区的燃油消耗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建成2400余套码头岸电供电系统,但是目前这些系统大多长期闲置,没有实际投入使用。以某沿海大型港口为例,2015—2018年期间,该港口共投资6354万元,陆续建设完成了6套大容量岸电供电设备系统,截至2018年底,仅有8次靠港船舶使用岸电,且均是为了调试设备。
岸电一直被视为港口城市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我国自2010年开始大力倡导岸电系统建设,特别是交通运输部不遗余力地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充分运用了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布局规划、试点示范、经济激励等政策工具,在2017年发布了《港口岸电布局方案》明确了各港口2020年底前各类码头需要建设的岸电数量,但是岸电推广依然收效甚微。
分析当前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最为有效的激励政策未能用在推广靠港船舶使用岸电上;二是布局方案未能充分考虑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可能性和便利性,尤其要将散货码头纳入布局方案;三是缺少推进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的路线图时间表;四是船舶受电系统改造成本高、岸电供应稳定性与安全性存在隐患、岸电收费标准不确定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加州的岸电推广使用成效显著。该州2010年发布推动靠港集装箱船、冷藏货船等使用岸电的强制性政策措施,对遵守规则的靠港船舶实行相应激励,反之则视情节给予处罚。2018年靠港船舶使用岸电艘次比例要求是70%,各港口均达到要求。加州从船舶开始使用岸电到成功全面推广,历时近20年。
回归推动岸电应用的初心,才能有效破解目前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的难题。相关政府部门均需要以实质性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为目标协力开展工作,特别是地方政府至少应在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的初期,作为受益方,与港口和船舶共同参与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的投入产出利益平衡;在企业发展资金投入和中央政府奖励资金投入均有限的情况下,应避免盲目铺摊子,将最可能使用岸电的码头优先确定为具备向船舶供应岸电能力的对象,并将向船舶供应岸电能力建设与靠港船舶实质性使用岸电挂钩,力图取得减少靠港船舶污染物排放的实际成效;明确我国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的路线图时间表,给港航业一个稳定可靠的未来环保政策要求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