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州首个内河集装箱港——姜堰港正式开港,一下将上海港、太仓港“无缝拉至”泰州腹地。这不仅标志着姜堰内河交通向多式联运、综合类港口发展迈出开创性一步,同时也助推泰州市形成长江与内河集装箱码头错位发展、互为补充的格局,更重要的是,将助力外贸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优化泰州市营商环境和产业强市载体功能。
姜堰港码头位于姜堰经济开发区,拥有泰州市少有的大规模内河深水航道,现有岸线429米,集装箱作业泊位3个,待泊泊位3个,陆域面积6万平方米,前期设计吞吐能力为10万标箱。
姜堰港由优力博集团运营管理。“在外贸业务中,许多国外收货人会按国际惯例指定具体清关口岸。”优力博集团董事长李冰说,比如不少国外客户要求我市外贸企业在上海港清关,企业须先从上海港申请空集装箱到泰州,货物装箱之后再运回上海港通关,然后经由国际货轮运至全球各地。“这使不少外贸企业不得不花费不菲的集装箱公路运费,增加了运营成本,同时也造成泰州外贸箱量的流失,影响港口经济发展。”
一个典型例子是:2018年底,姜堰一家企业需出口三个集装箱的货物,结果因上海道路拥堵、运输时间长,集装箱车队要求平时10倍的价格,这批货仅从姜堰到上海港的运费就超出了10万元。
近年来,江苏省出台了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内河集装箱发展的相关政策意见,明确要求提升内河集装箱运输整体发展水平,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等提供更好支撑。
优力博集团呼应上述要求,聚焦市场需求,着力打造‘陆改水’产业链,帮助外贸企业将原从陆路运输的集装箱改为水路运输,目前该业务在江苏、安徽两省快速壮大。李冰介绍,姜堰港开港后,以姜堰为代表的泰州腹地以及半径在200公里范围内的盐城、南通、扬州等地,原先用集装箱卡车运到上海港、太仓港清关出口的外贸货物,现均可直接从姜堰港通过水路运达,从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因姜堰及周边拥有良好制造业基础,姜堰港也被外界视为发展空间广阔的新生代内河集装箱港,并获得了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0年蝉联世界第一的上港集团的关注。集团副总裁王海建认为,内河集装箱运输是集装箱多式联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高效、绿色、安全等特点。“泰州市内河航道资源丰富,水运条件优越,发展内河港口经济,有利于做大区域经济体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上港集团特给予姜堰港一系列“优待”,使其等同于上海港的“延伸”。比如,将一批空集装箱固定置于姜堰港,确保出口货物一到港口能够立即装箱,提高物流效率。再比如,姜堰港的集装箱轮可直接开进上海港作业区,集装箱预提费和仓储费均无需缴纳。
“运输费、提箱费、仓储费等几项费用的减免,将为企业带来可观效益。比如华丽塑料,该公司年出口约3万标箱,现采用‘陆改水’物流模式,一年有望帮企业节省1000多万元真金白银。”优力博港务总经理方开川说。
“而且,‘陆改水’后,货物的物流时间相差并不太大。”方开川介绍,货物从姜堰通过陆路运到上海港,如果路上不堵,一趟约需20小时,现在走水路大约为27小时。“7小时时差,企业基本都能接受。”
开港短短一周,姜堰港不断接到咨询电话,多家企业纷纷表达合作愿望,目前已运出50标箱货物。
姜堰区委副书记、区长方针表示,姜堰港将进一步推动姜堰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加快发展港口经济,加速推进开放开发,全面提升经济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
根据计划,姜堰港未来将增加更多配套功能,打造内河集装箱物流产业链。而放眼全市,姜堰港将有望留住我市原先的“流失箱量”,同时强劲吸引周边的“新增箱量”,成为泰州“江海河”联运体系的有机环节,在助力港口经济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泰州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