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澳门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 > 企业花絮 > 深中通道:火力全开,争分夺秒“抢进度”

深中通道:火力全开,争分夺秒“抢进度”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6-16 6:00:00 AM 分享至:

进入4月,坐落在珠海牛头岛的深中通道沉管智慧工厂显得格外的忙碌和紧张。

4月12日,深中通道首个钢壳沉管在缆绳的牵引下,从浅坞区缓缓横移至深坞区,顺利完成下水作业,为接下来的沉管隧道安装打下了坚实基础,标志着深中通道项目建设迈上一个新阶段。

面对防疫、进度双重压力,项目团队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争分夺秒抢抓工期,以实际行动奋力实现防疫复产“双战双赢”。

严防死守,确保岛上“零感染”

时间回到1月23日,广东省决定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当天,深中通道项目部便立即反应,停止一切对外接待计划,开展在岛人员的全面排查工作。

当天实行军事化管理、成立疫情防控小组、面面俱到的疫情防控预案、口罩等防护物资当日上岛、公共区域全面消毒、逐个排查人员行程信息、每天上报疫情消息至当地政府……

岛上的疫情防控工作,迅速、全面、有条不紊。

“其实早在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了广东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后,我们就在做准备了,比如提前联系防疫物资。”时任项目副经理(主持工作)张文森说道,“我们条件有限,是个孤岛,交通也不太方便。只有做好充足准备,才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95后”张劲松是项目部的一名劳资员,入职半年来几乎“每天都要与工人打交道”。在项目部安排对留守人员隔离、检测时,对留守人员情况“知根知底”的他主动担起了这份任务。

“病毒传染性强,项目人多,逐一排查风险太大。”大家的担忧也是张劲松的最大的心病,“哪怕有一个人感染,后果都不敢想象。”

越想越着急的他,一刻都不敢耽搁地马上联系施工队伍告知防疫要求,并在划定的检测区域内对人员逐一登记、核对,开展健康筛查。从接到工作任务到完成全员防疫要求,十多个小时里张劲松走了3万多步。

牛头岛只有一条小路同另一个海岛相连,环境相对封闭,岛上的人常说,“现在啊,就是我们岛上最安全了。”可正是这种想法,却成了岛上防疫工作开展的最大阻碍。

“疫情突如其来,尽管我们在物资和机制方面提前做了准备,但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人员的防范意识上。”在防疫工作的视频会议上,项目安全员郑业忠忧心忡忡地说。

孤岛环境,在内无病例且外无输入时,本来最有益于开展防疫工作,但也让工人对疫情形势盲目乐观。

郑业忠深知,疫情面前没有世外桃源,孤岛环境更应提高警惕。为了让防疫知识更“接地气”,他自编了一套土味防疫口诀,“口罩不带,家人不爱,不勤洗手,不做朋友……”

在他的努力与坚持下,工人们的防疫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孤岛的封闭环境,决定了我们这场防疫阻击战就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对复工怎么谨慎都不为过。”张文森如是说。

人员分批复工、专车消毒接送、严格审核信息、单人单间隔离、送饭上门、定时测温、“高考式”就餐……在项目部的“严防死守”下,确保牛头岛至今“零感染”。

火力全开,争分夺秒“抢进度”

深中通道项目沉管隧道为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

沉管隧道断面宽度达到46米至55.46米,比港珠澳大桥双向六车道钢筋混凝土沉管隧道断面宽8米多。

为满足世界最宽海底隧道的水上舾装作业,项目团队对二次舾装区进行改造,临时围堰、深坞排水、坞内拓宽、新建舾装平台、新建水泵房、坞门、坞墩等均是重点工作。

“深中通道标准钢壳沉管浇筑完成后约8万吨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机械设备能吊起它。我们就把沉管运到‘水池’区再往里灌水,这样借助自然的力量让它浮起来,就能把沉管拉到出海口,再把水排掉,沉管就到了海平面上可以让船拉去安装了。如果我们这‘水池’改造不及时,沉管下不了水,就不能拉去安装,船厂做好的钢壳也进不来,那沉管预制也要暂停,所以现在‘卡脖子’的位置就在这个‘水池’改造上,一刻也不能停。”项目常务副经理兼总工程师黄文慧介绍道。

2万吨巨型坞门,是挡在钢壳沉管出海安装关键线路上的一道坎。

“倒排工期,坞门若不能在3月初预制完成,将牵一发而动全身,沉管不能下水开展二次舾装作业,深中通道的整体工期也将会滞后。”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建设者原本的返程计划,参建人员的不足成为制约项目进展的“拦路虎”。

打通沉管出海的咽喉通道,每一天都不能耽误,面对防疫、生产双重压力,项目团队在春节期间放弃休假,主动留守,加班加点新建坞门,咬紧牙度过这道难关。

疫情防控落实到了每一道细节,项目也有史以来第一次关闭了通往外界的道路,外防输入解决了,项目全部力量都放在了二次舾装区坞门预制。

项目班子带头组成党员骨干突击队,将党旗插在牛头岛的临时围堰上,白天抢抓岛屿作业的窗口期,卯足干劲抓紧施工。

晚上,又聚在办公室,研讨坞门闭合技术风险、质量风险,讨论水泵房安装的困难,分析临时围堰拆除的水下孤石问题,项目突击队将第二天施工的每一个问题都解决了,才会交班休息。

除了坞门的建造,项目部还要同时兼顾沉管的生产预制,抢回之前耽误的工期,这让他们比以往更加忙碌。

E2钢壳沉管是深中通道首节标准钢壳沉管,长165米,断面尺寸宽46米、高10.6米,钢壳重约1.2万吨,浇筑完成重约8万吨,共2255个仓格,浇筑方量29310立方米。

为实现E2管节浇筑的如期完成,项目团队多措并举,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工程一线,不断改良优化自密实混凝土配方,完美满足了工程需要。

面对因疫情导致的砂石等原料供应不足的情况,项目部积极联合业主单位,通过多种渠道采购,保障了复工复产的需要,也为了坚实基础;通过智能化浇筑装备克服参建人员不足,6台智能浇筑机不分昼夜地全力运转。

4月6日,深中通道首节标准钢壳沉管E2管节顺利完成浇筑。

所有工序都是环环相扣,每一道工序都关系沉管隧道进度,工期和疫情压得团队喘不过来气,设备和人员24小时连轴运转,土建施工和E1钢壳沉管钢封门、止水带等配套安装以及E2钢壳沉管浇筑都同步开展。

在这样的坚持下,历时96天的双班倒,重达20700吨的巨型预制构件——坞门,如期顺利建成。

3月27日开始了2万吨坞门的转向、移动工作。随着坞门被钢缆绳慢慢迁移到坞墩,灌水坐底,标志着整个二次舾装区的改造作业正式结束。

项目团队抢回工期,党员突击队攻克了“卡脖子”难关,把预制区域从内海和外海区分开来,为E1管节如期下水提供封闭环境。

精益求精,沉管的奇幻漂流

4月12日上午11时,在珠海牛头岛上,高出海平面15米的巨大“水池”内,即将上演一幕奇幻的漂流之旅。

四航局建设者正准备进行深中通道首节钢壳沉管E1的水中横移作业,从浅坞区横移至深坞区。E1钢壳沉管长123.5米,断面尺寸宽46米、高10.6米,浇筑完成后重约6万吨。

为顺利完成这次沉管横移,项目团队提前对深浅坞灌水。8台大功率水泵负责提供动力将坞外的海水抽运进来,形成了数条硕大的瀑布,蔚为壮观。

灌水过程中,水位的升降会引起压力的明显变化,可能对深浅坞门和边坡的稳固造成影响。

为确保灌水作业的顺利进行,工程部、质检部、设备部和测量班的建设者时刻待命,在现场24小时值班巡查,不停地奔波于深坞门、钢闸门和拦水坝之间,查看各项设备的受力情况并及时上报测量数据。

经过建设者三天三夜的鏖战

与大海一门之隔却高出海平面15米

蓄水量达150万立方米的巨大“水池”

就这样魔幻地出现在伶仃洋上

“1号卷扬机准备,开1档,绞!”随着黄文慧的一声令下,沉管的奇幻漂流开始了。

只见四条缆绳正紧紧地束在沉管上,缓慢地移动着,以避免沉管和“水池”碰撞。缆绳旁,曾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老师傅龙卫平提醒大家:“不要用蛮力,我们要和缆绳的速度配合好,才能保证沉管平稳。”

为更好地保障沉管横移的稳定性,沉管上还装有GPS定位仪。根据GPS接收的信息,现场指挥可以根据数据实时监测沉管的精确位置并下达相应指令,对发生的偏移及时纠正。从而保证沉管和“水池”不发生碰撞。

项目工程部副部长兼设备部部长赵国臻,正看着手中的GPS接收器,指挥工人拽着不同的绳索移动沉管。对讲机频繁闪烁的红灯,显示出这片“水池”的忙碌。

和忙碌的建设者相比,沉管还在缓缓地“漂流”,但已经十分接近指定位置。可黄文慧却一点都不敢掉以轻心,“横移时,沉管两侧的水流速度不一样,会对沉管产生不同的力,可能导致沉管和深坞碰撞,这都要我们实时监测和调整。”

50分钟后,6万吨的深中通道首节钢壳沉管终于顺利抵达指定位置并系泊,只等待后续的二次舾装和出海安装作业。

项目已于5月打通沉管出海通道,预计在6月中开始首节沉管安装作业。

至此,深中通道沉管智慧工厂圆满完成钢壳沉管工厂法生产的流水线作业,项目团队“重整行装再出发”,不辱使命战胜了防疫和进度的双重考验。

素材来源: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本文关键词:深中通道 标签:深中通道
声明: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澳门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澳门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