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qq.com/x/page/c3136nyiqs7.html
8月15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第一财经记者看到了全自动化作业的场景: 码头上空无一人,满眼都是集装箱,以及鳞次栉比的桥吊、轨道吊等机械设备。在这里,16台自动化桥吊、76台高速轨道吊、83台自动导引车,不论白天黑夜自动作业,靠的就是工业互联网这一“血液循环”系统的支撑。
与传统的人工码头不同,依托于工业互联网,自动化码头中的信息传递过程剔除了“系统——人——系统”这一环节,通过搭建工业互联网“毛细血管”,实现了全自动化码头信息指令在系统间的“体内循环”。
据了解,集装箱岸桥无人操作,机器人自动拆集装箱锁垫,轨道吊“一键锚定”,AGV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在集装箱装卸、水平运输、堆场装卸各环节,每一个指令、策略和过程控制等都是在网络系统的统一协调下运行。
以轨道吊为例,几百吨重的轨道吊每分钟可运行270米,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到达指定位置锚定,必须依靠网络的精确控制。 在工业互联网赋能下,自动化码头利用设备运行情况的实时数据,预判哪台设备哪个环节可能出现故障,做到设备的预测性维护,从而减少停机风险,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
疫情期间,自动化码头的无人化、零接触、高可靠的优势更为凸显。在平均作业效率达到36.2自然箱/小时的基础上,“连钢创新团队”不断超越自我,创造了44.6自然箱/小时的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
“自动化码头生产逆势增长,上半年吞吐量同比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山东港口青岛港首席高级工程师,青港国际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连钢说。
对自动化码头而言,工业互联网的意义不只是内部生产系统的互联互通,更在于整个业务流程以及上下游快速高效的沟通协同,实现码头与船公司、船代货代、集卡司机以及口岸单位等之间的系统互联和数据互通。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副总经理李永翠介绍,“通过工业互联网,自动化码头在船靠泊之前提前获取信息,通过算法制定作业计划,在装卸过程中视觉系统自动感知集装箱箱号等信息。”
集卡车司机来提箱送箱也剔除了人工沟通的环节,无需像传统码头一样来现场办理手续,直接通过手机线上办理线上预约。集卡车从无人闸口进入指定位置,由自动化轨道吊自动作业,再从无人闸口出去,全过程只要十三四分钟,而传统码头通常需要半个小时。
“自动化码头对于‘计件’工资的集卡车司机来说更有吸引力,他们很喜欢来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很快。”李永翠说。
货物进出还有一道重要的关口是海关监管。海关无人化无缝嵌入自动化码头生产作业系统,在船舶卸船落箱的同时,集装箱称重信息、理货报告、运抵报告就自动传送给海关,通过X光机查验、ASC称重、空箱检测、智能梯口等多系统协同,实现码头现场监管“零干预”、闸口监管“零驻守”、实施监管“零待时”。
就在不久前,青岛港5G智慧码头应用入选了“2020年5G+工业互联网十大典型应用案例”。
“定义全自动化码头是‘工业互联网’的典型应用绝不是‘蹭热点’。就码头目前结构和运行机制来讲,我们完全是一个工业互联网的码头。”张连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