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3日,【企界】有幸陪同上海舶云董事总经理郑江先生一同拜会全球化工界传奇企业家-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任董事长丁建生先生。
他的带领下,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国有化工厂,发展成年销售额超680亿元、净利润达到100亿元(2019年数据)、市值2433亿元(2020年9月4日)的全球化工界巨头。
前排:左一万华化学原董事长丁建生,右一上海舶云董事总经理郑江
后排:左一烟台顺达聚氨酯总经理叶刘亮,右一上海舶云融媒体事业部总经理崔瑞
2019年5月29日,新华社发表9000字长文,解码万华改革之路。原文标题:《“吾将上下而求索”—— 从万华改革之路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伟大实践》,【企界】节选部分内容,探寻丁建生先生带领万华开拓创新、改革谋发展的印迹。
上图:万华烟台工业园航拍画面
下图:万华宁波公司全景图
丁建生:“我1982年从青岛化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化工部外事局,听说这里大量招人,我就过来了。”
1983年,万华试车成功。此后10年,万华累计为2亿双合成革皮鞋提供原料,相当于提供全国皮鞋原料的四分之一。
中国老百姓实现了从“穿布鞋”到“穿皮鞋”的历史跨越,万华也随之踏上了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艰辛探索:
一方面,万华沿袭着传统计划模式:“轻工部拨原料、下指标,我们生产后再由轻工部统一调配。”丁建生说。
另一方面,外国企业产品不断涌入,民营合成革企业迅速兴起,动摇了万华产品一统天下的地位。
市场,给万华人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
作为计划体制的“宠儿”,国有企业能不能在市场竞争中成为“弄潮儿”?这是万华,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
时任技术车间副主任的丁建生那个急啊:“成本一万一,卖价七八千,企业眼看着往死里作。”
从此,万华义无反顾地迈出从“计划”到“市场”的步伐,坚定不移地踏着国家改革的时代鼓点:
1993年破除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
1995年进行第一次企业制度改革
1998年进行股份制改造
2001年1月5日,万华股份公司敲响了上交所的锣声
2006年推行员工持股,探索混合所有制
2007年引入外资股份
2011年成功收购位于匈牙利考津茨包尔齐考市的宝思德公司(全球第八大聚氨酯生产企业)
2016年开展更进一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2018年整体上市获批准
……
改革势如破竹,万华持续腾飞
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利润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分别是成立之初的253倍、427倍和255倍;
业务拓展至全球,万华在海外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布局,可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
创新的活力从何而来?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让市场做选择,就要体现人的价值。”丁建生说。
今天的万华,自主研发并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已达10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国家奖励7次。
创新的主体是人才
万华化学常务副总裁、技术总监华卫琦,浙江大学化学工程博士,留过学,毕业时被多家央企、跨国公司青睐,回忆起自己为什么选择万华,他说“18年前,丁总第一次热诚相邀时,我一直犹豫不决。”没想到丁建生那么执着,“三顾茅庐”促使华卫琦最终下了决心。
华卫琦说:“这是我看到的行业内最好的企业。”
“最好”,绝非一句空话:万华配给华卫琦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一笔上不封顶的科研经费,一个能钻研MDI技术、足以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工作平台,还有灵活的奖励机制……
“‘可以允许创新失败,但决不允许不创新’,这就是我们万华的理念!”丁建生说。
2008年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丁建生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百感交集。
创新,就是生产力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今天的万华,拥有国内外6大研发基地、7大国家级创新平台、150多个装备先进的实验室,一大批小试、中试产品形成梯队接力……
2016年10月28日,丁建生因年龄原因,卸任万华化学的董事长。万华化学,这个2001年上市的不足36亿市值的小化工厂,如今已是2433亿市值的大块头。而这正是丁建生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换来的!
在与丁建生先生的交流中了解到,虽然受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响,万华化学整体销售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疫情对国外环境影响,万华化学MDI国内市场占有率首次到达50%以上,提气喜人!
虽然已经卸任万华化学董事长,丁建生先生凭着对化工的热爱、怀揣技术报国的心愿,依然在其他化工领域带队攻坚,挥洒着自己的热情和汗水!
2020年7月,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C&EN)发布2020年全球化工50强榜单。
从2018年第一次入榜开始,万华化学的名次由全球43位上升至今年的第32位。
万华化学是中国唯一、世界少数拥有异氰酸酯(英文简称MDI)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工企业。
部分文字素材来源:新华社《“吾将上下而求索”—— 从万华改革之路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