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澳门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 > 港航动态 > 自贸试验区交出亮眼“周年成绩单”

自贸试验区交出亮眼“周年成绩单”

来源: 中国水运网 发布时间:2020-09-08 7:00:00 AM 分享至:

总体方案确定的713项改革试点任务平均实施率接近80%;前七个月实际利用外资131.1亿元人民币,外贸进出口6607.6亿元人民币,分别占所在省市的5.8%和10.8%……这是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六个自贸试验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设立运行一年交出的成绩单。

9月2日,在商务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司长唐文弘表示,一年以来,各地围绕战略定位,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开展差别化探索。例如,山东支持成立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研发体制机制创新,设立不到一年,已凝聚87个高水平创新团队,创立64家科研机构,转化研究200多项前沿技术成果,带动社会投资超过200亿元。河北自贸试验区雄安片区立足建设金融创新先行区,积极探索监管“沙盒机制”,金融科技监管创新试点顺利推进,目前已入盒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平台等五个创新应用。广西、云南、黑龙江作为我国首次在沿边布局的自贸试验区,积极通过改革创新助推沿边开放,如广西实现边境陆路口岸全信息化智能通关,云南创新开展“跨境电商+边民互市”,黑龙江打造跨境综合物流枢纽等,辐射带动沿边地区发展。

唐文弘透露,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推进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推动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形成更多针对性强、实效性强、集成性强的制度创新成果,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在探索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方面,走在前列,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山东自贸试验区:持续加大创新力度 取得多项试验成果

山东自贸试验区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深耕制度创新,以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以开放聚合全球资源,一年来,济南、青岛、烟台三大片区各项改革开放试验取得多项突出成果。

在青岛片区中德生态园,我国首个海洋基因库(筹)就建成于此。目前,海洋基因库已存储56161份样本,累计完成816.5T测序数据产出,未来的目标是全力打造全球最大海洋联合研究中心、海洋生物育种中心,全球领先的海洋科研中心和教育中心。

在烟台片区海洋经济创新中心,海洋高端装备、智能传感器、水下机器人、海洋大数据、海洋高端食品、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项目在这里汇集。

烟台推动片区内恒丰银行在全国率先报批成立了海洋产业特色支行,引导创新海洋牧场保险产品,“政银保”协同发力,在海洋牧场领域率先建立贷前、贷中和贷后“闭环管理”联动机制,为海洋牧场快速建设、快见成效提供金融保障。自去年9月推行这项服务以来,银行已为海裕远洋渔业、南隍城海珍品等一批海洋牧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3.25亿元。得益于资金的有力支持,烟台片区海洋牧场建设速度明显加速,并带动全市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14处,占全国总数1/8,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这一案例获农业农村部批转全国推广。

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制度创新一直是核心。抓住制度创新这个自贸试验区发展的“棋眼”,山东收获了一批可圈可点的创新成果。例如,黄岛海关在全国口岸首创进口大宗商品智慧鉴定监管模式,将重量鉴定、抽查验证、机构日常监管、第三方采信监管等4项职能集成优化。这一监管模式的创新成果,直接体现在效率和成本上。黄岛海关查检二处副处长徐月静介绍,以青岛港进口大宗商品为例,该模式实施后,每年可节约鉴定时间约670小时,为港口增加直接经济效益约4000万元。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各片区也持续加大创新力度。烟台片区首创投资建设项目“四书合一、三一审批”制度,审批时间压缩3/4,支出费用减少60%。济南片区“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审批模式改革,使费斯托济南全球生产中心项目提前3个月投产。青岛片区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控制在80个工作日以内,比全省、青岛市分别压缩20和5个工作日。

一年来,119.98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开放创新“风口”,得到一批全球顶尖创新资源的青睐。从获批到今年7月,山东自贸试验区新设外资企业288家,实际使用外资14.4亿美元,占全省的9.9%,日本东丽、英国BP石油等一批世界500强项目纷纷落户;完成进出口2209亿元,占全省的11.8%。

江苏自贸试验区:推进多项举措 为经济“双循环”搭台造势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一年来,对标国内一流国际公认自贸试验区定位,深化制度创新,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一年来,江苏自贸试验区探索实施全国全省首创改革举措60余项,形成115项制度创新成果,第一批20项改革试点经验和20项创新实践案例在省内复制推广。

一年来,苏州片区在海关等部门支持配合下,大力推动离岸贸易发展,开展离岸贸易业务的企业数增长近30%。截至6月底,自贸试验区新增市场主体2.91万家,其中外资企业近300家。今年上半年,自贸试验区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占全省12%。自贸试验区完成进出口总额2468.7亿元,占全省13%。江苏自贸试验区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招引力度,自贸试验区先后签约落地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88个,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

一年来,3个片区竞相发展,各展风采。在南京,片区新增注册企业1.3万余家,注册资本828亿元;引进外资企业66家,实际利用外资7.9亿美元。在苏州,片区中方实际境外投资额2.4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4091.68亿元,新设立外资企业近200家,新增备案境外投资机构62个。在连云港,片区以全市2.7‰的面积,贡献了31%的实际利用外资、17%的外贸进出口、13%的新增市场主体。

江苏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3个片区持续强化制度创新,择优选定“20项改革试点经验+20项创新实践案例”在全省开展复制推广。

近日,江苏省还出台《关于支持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其第一批配套实施细则,30条新政为自贸试验区更好发展赋能。

广西自贸试验区:通关成本降低 与东盟经贸合作升温

以前,货船要在港口停泊8天才能卸完货,货物在码头存放,接受查验后,还要再次装车运到工厂,费时费力。现在,货车在船边提货后,可直接运回工厂,货船停港时间压缩到4天,公司每年节省的费用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广西港青油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波6日对记者说。

周波享受到的便利,得益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的“提前审结”“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系列通关改革举措。

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林振富,也感受到通关便利改革带来的好处。他说,以前需要安排专门外勤报关人员,往来公司和口岸相关部门,填表格、送材料,手续十分繁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无纸化协同系统等报关新模式实施后,报关员每天在办公室录入材料,便能基本完成申报业务。

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是中国通往越南乃至东盟最大的陆路口岸,通关便利化改革同样降低了交易成本,催生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热度不断升温。

对广西华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光华而言,货车通关遇到的堵车问题,是曾经的大烦恼,若大的凭祥综合保税区一度成为“停车场”,有时一连五天货车都无法过关。

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设立后,南宁海关在友谊关口岸实行进出口货物“提前审结、卡口验放”监管模式改革,将运输工具备案、舱单申报、报关单申报、缴税、单证放行等工作“前伸”至货物入境前完成,将中越车辆货物装卸过驳“后延”至凭祥市内货场完成,水果等进口货物在口岸等待时间大幅缩减,压车停留现象基本不再出现。

南宁海关关长王志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广西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年来,南宁海关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口岸通关效能大幅提升,企业通关物流成本大幅下降。

在南宁片区,跨境金融改革与服务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中国—东盟金融城集聚辐射功能日益显现。截至7月末,中国—东盟金融城累计入驻金融机构(企业)达到134家,推出金融创新案例70项,拉动南宁市在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上升6位。二是金融领域创新探索成果不断。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与交通银行广西区分行共同发起的广西(南宁)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自今年1月揭牌成立以来推动NRA账户(境外机构开立境内的外汇账户)便利化创新、陆海新通道跨境金融创新、“债券通”业务等系列创新成果落地。三是南宁片区健全现钞跨境调运常态化机制,加速打造中国—东盟货币现钞调运中心的升级版。揭牌以来截至2020年7月底,南宁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494.68亿元。

同时,广西自贸试验区内保税混油混矿、海运进口东盟十国互市商品等试点启动,跨境电商、维修制造等新兴业态、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翻倍,新增海关注册企业643家,进出口贸易额696.7亿元,同比增长48.6%。

河北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 精彩开局

一年来,“‘大数据+’船舶交通智能服务系统”“海事静态业务‘两集两同’办理新模式”“‘跨境融资+跨境租赁’集成创新新模式”“‘5G+场景’智慧金融服务新模式”“创新保税货权转移项下的收汇新模式”“跨境人民币结算动态‘白名单’模式”等首批16个制度创新案例在河北自贸试验区落地。

打通堵点,释放活力。一年间,河北省自贸试验区坚持把总体方案提出的98项改革试点任务作为制度创新的重中之重,同时结合片区功能定位和产业特色,梳理形成了192项各片区共性制度创新清单和一批符合片区自身定位的个性制度创新清单。

为加快自贸试验区建设,支持服务自贸试验区改革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出台《推进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明确了优化经常项目外汇收支审核、放宽货物贸易电子单证审核条件等9条支持政策。省市场监管局出台《关于支持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措施》,提出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搭建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等18条支持措施。省广播电视局出台《关于支持河北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了6方面支持措施。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自2019年12月1日起,在四个片区对540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其中直接取消审批14项、审批改为备案8项、实行告知承诺62项、优化审批服务456项。以省政府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名义印发通知,向各片区管委会下放首批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其中雄安片区5项、正定片区58项、曹妃甸片区88项、大兴机场片区44项。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的通知》,指导各片区进一步提升片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水平。正定片区实现269项服务事项“一口受理”。曹妃甸片区设立了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雄安片区推行“极简审批”模式,实现高频民生事项“一网通办、掌上办、指尖办、全程网办”。大兴机片区廊坊区域实行全领域全环节告知承诺、容缺审批。自挂牌设立至今年6月30日,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数量为挂牌前历年总和的1.7倍。

近日,河北自贸试验区又出台了《关于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引进高端创新人才的若干措施》,为河北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云南自贸试验区:探索“一口岸多通道”贸易便利化力促滇缅经贸往来

“‘一口岸多通道’政策实施以后,我们公司的进出口货物运输成本节约了20%以上,人员成本节约了一半,通关环节产生的成本占进出口贸易成本的比重也越来越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正荣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志成说。杨志成提到的“一口岸多通道”是昆明海关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开展的监管制度创新探索。

“云南自贸试验区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形成一批具有云南特色的重大改革创新成果。”云南省商务厅厅长赵瑞君说。在相关方案指导下,三个片区紧扣106项试验任务,开启一、二级市场规范边民互市模式,实现边民互市跨境结算全流程电子化;出台16项金融改革创新制度文件,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在全省率先开展“货物贸易电子单证审核”业务,首次在云南省开放商业保理业务。

目前,云南自贸试验区已梳理37项可复制推广实践案例上报商务部,其中18项已在省内复制推广。

在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贴着二维码的商品通过传送带完成录入、计费、安检等流程后,再搬上货车运往越南。这是红河片区构建产业新业态的尝试。“过去一直是手提肩扛、自行车运货的模式。”该产业园负责人李建荣说,现在“人货分离”,货物通关更便利。目前,已有京东、淘宝、天猫等国内知名企业和两家越南主流销售网站进驻园区。

一项项改革、一个个项目、一家家企业……云南自贸试验区建设蹄疾步稳。截至目前,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31.05亿元,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90亿元,每天新诞生约160户市场主体,约每4天引进1户外资企业落地。

一年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云南省改革开放持续注入强劲动力,为打造沿边、跨境开放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打造沿边合作新样板 强化国际物流通道建设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一年来,加强制度创新统筹设计,聚焦重点领域改革,紧密结合龙江实际,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试点任务落实。总体方案89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86项,实施率达96.6%;形成了超百项制度创新经验,总结了67项创新实践案例,其中12项上报商务部,率先发布了首批省级十佳创新案例。截至目前,自贸试验区新设立企业4855家,新签约项目148个,投资额1838.58亿元。

24个中省直部门制定28个政策支持文件,提出近400项高质量支持自贸试验区政策措施,初步形成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的政策支撑体系。

打造沿边合作的新样板是国家赋予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的一个重要任务,一年来,围绕创新对俄合作模式,黑龙江积极探索沿边经验。

加强对外合作平台建设,夯实开放发展基础。设立全国首个中俄边民互市交易结算中心,开通全国首个铁路互贸交易市场,在俄罗斯设立离岸孵化基地、中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境外法律服务及招商代表处等重要平台机构,为沿边开发开放、深化对俄合作、辐射东北亚区域合作提供了新载体、新模式、新机遇。

强化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拓展经贸合作路径。互联互通是区域合作的血脉经络,哈绥俄亚陆海联运线路连同哈欧班列构建贯穿欧亚两大洲的国际物流大通道,黑河黑龙江大桥开通中俄经贸新通道,自贸试验区搭乘互联互通新路径,进入崭新的“大陆桥时代”。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哈欧班列共发运200列,货值21.9亿元,同比增长40.4%;哈绥俄亚陆海联运共计发运64列,货值5.97亿元,同比增长14.4%。

围绕“跨境+”产业升级,打造跨境产业链条。通过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跨境能源加工、跨境农产品加工、跨境中草药研发、跨境木材加工、跨境康养旅游等产业,着力培育跨境产业集群;通过开展对俄投资开发并进行木材、农产品、清洁能源等资源回运加工,引入飞地经济,着力构建境内外联动、上下游衔接的全产业链经济,开启国际经济合作新模式。黑河片区创新跨境电力贸易及落地加工使用新模式,今年以来俄电进口5.1亿元,有效助力新材料产业降本增效。

创新边民互市贸易模式,落实兴边富民政策。绥芬河片区创建了集边民组织、跨境结算、分销加工等于一体的全流程监管模式,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互市贸易完成过货量12.5万吨、交易额7.93亿元,参贸边民13.2万人次。开通国内首个铁路互贸交易市场,推动国内首个中俄互贸加工产业园建设,全面落实兴边富民政策,全力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黑河片区以数字化流程和数字化监管为核心,建立了数字边民互市贸易管理体系。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聚焦高端要素集聚 提升开放型产业吸力

2019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成立。2020年8月20日,上海发布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的3年行动方案,出台42条举措支持临港新片区发展。其中,临港新片区要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高地,打造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截止今年7月底,临港新片区累进新签约产业项目120个,涉及总投资超过1900亿元。区内已有12家企业申报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201家企业申报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专项。“两机专项”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上海票据交易所将在新片区建设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转让服务平台,预计在第三届进博会期间上线运行。

“在产业布局方面,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聚焦‘卡脖子’关键领域,加快打造‘7+5+4’前沿产业体系。”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展改革处处长唐浩表示。

自揭牌以来,临港新片区在招商引资上狠下功夫,注重关键领域招商、全产业链招商,推动各类重大产业项目集聚,努力提升开放型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是打造全产业链融合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建设10平方公里的“东方芯港”特色园区,目前已落地40余家集成电路企业,涵盖芯片制造、装备、材料、研发、封测等多个重要环节,将进一步填补国内空白。目前,已落地项目协议投资金额累计超过1000亿元,其中投资额10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项,部分项目已经开始形成产出;

二是发展面向高端前沿的生物医药产业,一期规划4.5平方公里的“生命蓝湾”特色园区,打造集“研发、生产、测试、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聚焦精准诊断、精准药物等细分领域,已落地或签约30余家企业,总投资超80亿元,预计达产产值超260亿元;

三是集聚新一轮产业变革核心驱动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及应用示范区,加快应用场景开放力度,推动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已经落户或签约7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总投资超过155亿元;

四是布局深度跨界融合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特斯拉、上汽荣威等龙头企业,围绕动力总成、中控系统、充电系统、底盘系统及内外饰等配套环节,加快引进全产业链配套企业,目前总投资超100亿元,预计达产产值250亿元;

五是建设集成创新驱动的民用航空产业,以 “大飞机园”为载体,聚集创新人才、创新机构等科技要素,推动总装交付、关键配套、运营维护、金融服务等全产业链发展,形成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产业载体,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飞机科创中心和世界级航空产业基地。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朱芝松指出,下一步,临港新片区将牢牢抓住制度创新的生命线,加快推进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建设。加快高端要素集聚,持续引进能够填补空白、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产业项目,吸引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总部机构,构建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促进国内外高端人才集聚和国际创新协同。

(本报综合经济参考报、央广网、中新网、中新社、新浪网、长城网、云南日报、新华每日电讯、黑龙江日报、北青网等媒体报道)

 
本文关键词:港航动态 标签:自贸试验区
声明: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澳门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澳门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条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