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午夜,山东港口青岛港2名码头工人感染新冠病毒的消息在极短的时间里刷爆了“朋友圈”。在国外疫情爆发、国内疫情防控渐趋平稳的大背景下,时隔5个月,青岛再度确诊2例无症状本土感染病例,让人不由得再度揪心。
国外疫情那么严重,为什么还要进行危险性高的进口冷链作业?港口眼里是不是只有经济利益?出现问题是不是因为防护措施不到位……随着青岛港2名码头工人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信息的传播,对港口行业的质疑声不断出现。近日,笔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港区的朋友,了解港口行业疫情之下的生产运作。
港口“放行”进口冷冻食品 逐利还是担责?
从6月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的进口三文鱼,到7月大连、厦门海关查获厄瓜多尔冷冻南美白虾,再到后来的巴西冻鸡翅和俄罗斯进口鱼粉也被牵连,近段时间,很多冷冻食品表面都检测出了新冠病毒阳性,涉及全国10多个省市。
“明知有危险为什么还要进口?”“港口要是不接这条船,哪来的疫情?”之类的质疑声,时不时可以听到。那么,叫停冷冻海鲜进口、不接卸相关船舶,到底行不行?
据悉,青岛港此次涉及的冷冻食品年进口量为30万吨左右,在青岛港一年超6亿吨的吞吐量中占比极小,而相比2019年吞吐量达13.2亿吨的山东港口而言,更是九牛一毛。单纯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疫情时期,港口接卸冷冻食品的收益与付出的成本以及担负的风险根本不成正比,完全可以“一刀切”抛弃此项“出力不讨好”的业务。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冒大风险进行作业?
从2011年起,中国就成为全球第一大食品农产品进口市场。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各类肉进口总量484.1万吨,水产品进口量626.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8%和19.9%。作为全球第一大食品农产品进口市场,进口食品的背后已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聚集了众多从业者。中国是不是进口农产品、冷冻食品,已经不是大家伙儿嘴馋不馋、有没有觉悟的思想问题,而是关系到市场,关系到“六稳”“六保”的大问题。
今年1—6月,我国肉类(包括杂碎)进口475万吨,相比上年同期增幅达73.5%。作为连接国内国际贸易的枢纽和窗口,港口承担着服务国家“六稳”“六保”、助力构建“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使命。因此,作为服务对象遍布整个中国北方地区的山东港口,在明知风险巨大的情况下,仍旧顶着海上防输入的巨大压力,站到了继续服务经济发展的最前沿。
港口方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全面禁止冷冻食品进口,就会影响国内市场平衡,造成食品连锁式涨价。简单说,进口冷冻食品没有了,一批从业者丢失了岗位,本地的猪肉、羊肉、海鲜等食品会随之涨价,其后其他商品也会涨价。所以,尽管今年受疫情影响,但为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价格,我国进口肉类仍保持快速增长。
常态化疫情防控,港口做了什么?
此次疫期发生,港口的防范措施成为大众所热议、关注的另一焦点。
据了解,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山东港口采取了很多硬措施。比如,在疫情爆发初期,山东港口第一时间进入“战备”状态,建立起全方位、全过程的疫情防控机制,细化制定了8大类、100余项具体措施,出台了疫情控制应急预案,加强重点单位、重点场所和敏感人员防控,以国际航行船舶作业、进口冷链食品作业现场为疫情防控重点,分区分级精准施策。
以冷链作业为例,山东港口对所有冷冻冷藏品船舶作业一律作为一类船舶管控,将所有冷冻品船舶列为疫情防控重点船舶采取全流程闭环管理措施。严格执行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船舶不予靠泊,船舶靠泊后即对船舶作业区域进行封闭管理,并安排梯口值守人员,对上下船人员进行测温、登记,作业前对登船人员作业区域进行严格消杀等规定,登船作业人员配备全套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医用口罩、手套等全套防护用品,作业结束后,对登船作业人员进行全面消毒,并将防护用品放入专用垃圾袋统一处理。
同时,作业人员采用专班制,安排专用的候工区、就餐区与其他船舶作业人员隔离管理,对参与冷冻冷藏品船舶作业的所有人员每14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此次青岛港检测出的2名无症状感染者,就是在落实“应检尽检”核酸检测要求发现的,及时找出属于“潜伏者”的无症状感染者
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目前,青岛港对全港区2万多名职工进行核酸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截至9月25日全港区共检测12492人,全部人员呈阴性。对该批进口产品,青岛港也进行了全部封存,没有流入市场,封锁了感染源,也反映出措施和预案的有效性。
当然,就算是偶发事件,疫情的发生说明还是有某些隐患没有完全消除,某些风险还没有得到充分管控。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全面禁止冷冻食品进口;也不能一叶障目,全盘否定港口的贡献。
这次出事给大家提了个醒:疫情远没结束,每个人都不能放松。希望中国港口在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查漏补缺,以利再战,守好防疫的海上大门,在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发挥港口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