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首批21个来自中亚班列的集装箱从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码头装船出海,发往印度尼西亚。广东中亚班列首次以“铁路—驳船运输—海运”的铁水联运方式走出国门,打通“中亚-广州-东南亚”出海物流通道,实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无缝联运。
此次从南沙港区出口的货物是自乌兹别克斯坦进口的钾肥,重1113吨、货值约12.8万美元。该批货物从乌兹别克斯坦丘库尔塞启程,经大朗通过公路转关运输至滘心码头,并采用保税间货物流转模式从滘心保税仓驳船运输,转运至南沙综合保税区。在南沙港区综保区内完成铁路集装箱到海运集装箱散货一对一换装,最后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南沙港区出海发往目的地印尼。通过铁、陆、海的无缝联运,在南沙港区完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心脏地带”,仅钾肥一项,该国每年可为中亚生产商和东南亚买家提供4万吨以上产能。广州南沙港和中欧班列优势互补,打出多式联运“组合拳”进一步延伸国际物流通道,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更多跨境物流选择。
广州港股份上下一盘棋
确保钾肥运输环节顺畅
广州港股份高度重视中亚钾肥运输工作,召开“中亚海铁联运回程班列操作专题会议”。以生产业务部作为总协调,广州港物流、船务公司、南沙二期、南沙三期相关操作人员作为小组成员。广州港物流设计全程物流运输方案,船务公司的“穿梭巴士”提供驳运服务,南沙二期和南沙三期共同合作完成货物的换装和装大船工作。广州港各作业公司密切合作,在口岸部门的支持下,充分发挥海铁联运优势,高效完成中亚钾肥从大朗到南沙港区的运输和换装工作。
负责设计本次物流方案的广州港物流公司,今年9月获评“2020年度全国先进物流企业”。近年来,该公司注重多式联运业务发展,积极开展“散改集”业务,每年运输量保持平均26.42%的增长速度。2020年1月20日,广州港物流公司申报的《“中南西南—粤港澳—海上丝绸之路”公铁江海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成功入选广东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名单。
海关高效通关保障
中亚班列货物顺利通关
广州海关对中亚班列的过境运输给予大力支持,制定十五条细化措施推动中欧班列承接空运和海运货物转移,包括允许企业自主选择通关模式、减少报关次数降低报关成本、加强枢纽站点建设、促进多式联运业务发展等。中亚班列货物在南沙港区进出区累计通关时间1小时,确保货物按照既定船期等候出港。此次通关实现了货物“运抵、调拨、换柜、清关”全链条信息化作业,远程监控管理。
双循环中育新局
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多式联运通道
目前我国正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次中亚班列货物的成功运输,叠加欧亚大陆桥运输快速、便捷和南沙港区航线丰富的优势,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物流出海大通道,是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开放步伐、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南沙港区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位置优,腹地佳。临近珠三角主要货源生成地,企业通过南沙港区进出口的综合物流成本最低。同时港区与铁路、高速公路和内河等立体交通网络无缝联接,具有独特的江海联运、海铁联运优势。南沙港区享受国家级新区、保税港区、自贸试验区等“多区”叠加优势,政策密,通关快。未来,南沙港区将依托日益完善的物流仓储配套设施,打造木材、冻品、塑胶粒、食品等优质货类的集散中心,发展成为华南地区集水、陆、铁多式联运为一体的物流枢纽港,主动承担起内陆省份联通海外门户枢纽的重任,构建泛珠三角经济腹地全面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出海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