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最近,“打工人”火遍网络,许多年轻人都喜欢自称“打工人”,一句“你好,打工人”成为年轻人对生活重担的调侃。
不同人对“打工人”有不同的解读,那么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眼里,“打工人”有着什么样的含义?
11月24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表彰了一批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
当日下午,5位新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走进国新办新闻发布厅,围绕“岗位成才、奋斗圆梦”与中外记者见面。
会上,红星新闻记者问到几位新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关于如何看待“打工人”的问题时,包括参与雷神山、火神山建设的胡洪炜等人都分别分享了自己关于“打工人”的感悟。
扶贫干部刘双燕:
为乡亲们、困难群众打工是最大的荣幸
“我觉得我能作为一名基层扶贫干部,为乡亲们、为贫困群众做一名打工者,是我最大的荣幸和骄傲,我觉得能带领他们靠自己的发展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让我骄傲一生的事情。”
刘双燕来自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税务局,她的另一个身份是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从2012年开始驻村扶贫到今天,她已经连续9年担任深度贫困村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
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厅,她向记者展示她们村产业扶贫基地种植并且加工生产的黄蜀葵花茶。今年她们村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产业扶贫新模式,带领村民种植了1000多亩黄蜀葵。
“这些年,我们一直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使贫困群众“两不筹、三保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村民收入大幅提升。”
参与雷神山、火神山建设的胡洪炜: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胡洪炜是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带电作业二班班长、高级技师。作为一名武汉人,年初的疫情期间,他参与了雷神山、火神山和方舱医院的用电保障。
回忆起疫情期间的保障工作,胡洪炜分享了当时一个小故事:
“在疫情期间,我们立下了军令状,24小时待命,确保武汉不发生一起电网事故。还记得2月下旬,我们接到一条巡线警报,一条为武汉送电的超高压线路发生一起危急隐患,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所以当时我们立即驱车赶往现场,但在距离4公里的地方停下来,当时看到乡村都被土堆封住,其实4公里走过去一点儿也不难,但是我们有130多斤的装备,没有办法到位。”
“一位好心的老乡借给我们一辆手推车,我们装上工具准备拉着就跑,可是一看拉不动,再一看车两边的轮胎都没气了,我们只能背着工具急行赶到作业点。当时我一口气都没有歇,直接爬到40几米高的高空,争分夺秒完成了故障排查。下来后感觉身上都湿透了,又冷又饿,没办法,我们只能背着设备又返回到4公里以外的车上。”
胡洪炜说,战疫期间,国网同事三天三夜为雷神山通电,五天五夜为火神山通电,37小时为武汉最大的方舱医院通电,其实日日夜夜都是惊心动魄,他们守住了光明,也守住了希望。
谈起“打工人”,胡洪伟这样回应:“我觉得奋斗的青春才是最美丽的,一分耕耘必定会有一分收获。但还要注重劳逸结合,因为只有拥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工作。”
油田女班长刘丽:
我们都是追梦人
刘丽是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8队采油工班长、高级技师。她的父亲刘文生是也一位“石油人”,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也参加过石油会战,是黑龙江省的劳动模范。
谈起父亲,刘丽告诉记者,父亲年轻的时候没少挨饿和吃苦,但是他始终保持老一辈石油人艰苦奋斗的作风,后来生产条件改善了,他依然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自己参加工作后,父亲已经将近70岁了,依然上井亲自手把手教自己如何管好抽油机。“在他的指导下,我管的井成了我们标杆队里的标杆井。”
在工作岗位上,刘丽与同事们通过技术改革和创新解决了许多生产难题。她研制的上下可调试盘根盒,极大简便了油井抽油杆密封填料的过程。这些年,她和工友们、工作室的成员们获得165件国家专利,累计创效1.2亿元。
谈起年轻人都愿意自称“打工人”的现象,刘丽说:“我特别喜欢一句话,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追梦的过程肯定是比较艰辛的,但是追逐梦想的过程也是幸福的。我们可以通过技能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保障我们的工作有最好的效果,可以做到劳逸结合,也可以做到张弛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