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总会忠实地记录下奋斗者的足迹。历时20个月的艰苦努力,2020年12月31日,丹东港破产重整计划执行完毕,辽港“六港合一”战略布局顺利推进。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重整期间的千头万绪,丹东港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书写自己的奋斗岁月。过去的一年,丹东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近4500万吨,同比增长9%,集装箱箱量同比增长6%;圆满完成KPI生产经营指标,吞吐量与营收水平均创丹东港历史新高,实现逆势增长,交出成色十足的发展答卷。
加速重整 稳固“底盘”
丹东港项目作为中国首单民营港口企业破产重整案例,即无成型的经验可参考,又无明确的标准可对接。整合过程中,丹东港项目团队严格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针对具体项目和细节问题,建立四级会商机制,在与地方政府和丹东港管理人进行了十三轮谈判、三百余次会商后,确定了破产重整的整合方案,使交割先决条件顺利达成。
丹东港项目托管组在协管期内、筹备组在过渡期内,迎着困难上、追着问题跑,梳理提报重点问题百余项,将工作思路一桩桩捋清楚,将工作要求一件件落实好,有效稳固了丹东港安全生产和平稳经营的“底盘”。
丹东港的整合工作成功完成,堪称我国破产重整中市场化、法制化的经典案例,其创新性的交易路径、估值方法选取和先决条件安排等,为国内企业破产重整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可借鉴性。
高效融合 苦练内功
自加入辽港大家庭以来,丹东港加速融合、全面对接,有效开展制度体系建设,制定下发133项规章制度,基本实现“完全纳入辽港管理制度体系”目标;夯实信息化基础,实现与招商局、辽港集团的网络互通、管理对接;按照辽港集团商务管理制度,梳理管理流程,统筹推进整合融合。
为确保安全生产,丹东港积极有效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贯彻“综合安全观”,落实“五适管控法”。为防止员工疲劳作业,改24小时工作为12小时制倒班制,并以现场“三三”安全管理负责制和基层单位“双层”领导带班责任制为基础,建立安全生产“四化”管理模式,形成具有丹东港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确保了安全生产零事故。
党建引领 文化强企
挂牌成立后,丹东港便积极筹备组织召开第一次党代会,完成“两委”选举工作,做到了“应建尽建”“应设尽设”;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要求,将党委会研究讨论作为决策重大事项的前置程序,有效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
为充分发挥意识形态主阵地作用,丹东港第一时间创建微信公众号,对外讲好“丹东港故事”,对内营造融合氛围,并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展示招商文化和管理理念,实现招商文化“随处可见”“入脑入心”。同时,广泛宣传“劳模精神”和“铁道卫士”精神,引领员工“勇于担当、埋头苦干”,凝聚发展合力。
服务升级 深耕市场
传承招商血脉、弘扬蛇口精神,丹东港积极改变工作方式、转换服务思维,以客户为中心,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深化员工服务意识,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以实现客港共赢为目标,充分发挥港口协同优势,着力优化物流资源、降低综合物流成本,相继开辟“大连-丹东-客户”铁矿石转水航线、“丹东港—麻涌港”“丹东港—蛇口港”内贸散粮航线,全面推进航线班轮化建设。
丹东港还在建立客户档案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客户物流成本、经营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发市场,建立客户网络体系,拓展港口腹地纵深;在梳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积极重启木材货种转运,寻求合作,推动木材加工园区建设。
以人为本 同心合力
以质效提升工作为抓手,丹东港积极搭建质效提升组织架构,下发工作方案,编制举措清单,建立“质效提升创新工作室”,并组织课题攻关和项目创新,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启动综合成本数据汇编工作,精准定位和消除成本非合理性高耗,控制非必要成本支出,为降本增效夯实数据基础。通过合理制定计划、强化生产组织、统筹生产资源、优化生产工艺等一系列质效提升措施,丹东港生产作业效率明显提升,全年煤炭、铁矿石等主要货种增幅同比达到30%以上。
员工住宿条件改善前后
为保障员工吃得营养、健康,丹东港全面实施后勤管理专项整治,从食材进货、查验到餐食加工,加强各环节管理,确保餐食色泽、味道、营养的全面提升。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将配送餐盒全部换成更为安全洁净的环保餐盒。为切实改善员工住宿条件,改造员工宿舍,增配硬件设备,从根本上解决员工“洗浴难”“饮水难”“洗衣难”等难题,员工队伍的幸福感、归属感、凝聚力空前提升。
过往岁月已被时光收藏,面对盎然生机的2021年,丹东港将继续以“稳定”“融合”为主线,以“管理规范、文化一体、商业成功、政治清明、员工幸福”为指引,落实“管理赋能,权力下放,上下协同”的管控要求,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助力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为辽港集团发展的强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