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昔日的“有海无防”到如今跻身世界前列的海上力量,从曾经的“一穷二白”到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中国船舶工业的70年发展,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跟跑到领跑的中国特色发展之路,折射出中国装备制造业70年的发展历程。“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我国船舶工业也遭受严峻挑战,特别是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严重影响了我国船舶工业健康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当前,船舶工业面临市场持续低迷、转型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加快化解过剩产能的要求更加迫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董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董强给出这样一组数据,近年来,全球新船订造需求大幅萎缩,2018年新船成交量仅为7600万载重吨,远低于全球1.5亿载重吨的年造船产能。而我国造船产能超过6000万载重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0%,产能过剩导致船舶企业长期处于“接单难、交船难、盈利难”的困难局面,产业亏损面不断加大。预计中短期内,我国船舶工业生存形势将异常艰难,船舶工业亟需加快化解过剩造船产能,重构行业健康生态。
在董强看来,加快化解过剩造船产能是扭转船舶工业发展被动局面的根本之策,也是提升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之举。如,日韩等造船强国加快化解过剩造船产能,果断促进企业重组,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通过提升行业集中度不断强化其在创新、效率、管理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近期,世界第一造船集团韩国现代重工集团收购大宇造船海洋,进一步巩固市场霸主地位。
“我国前十家船企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比重仅76.8%,行业集中度明显低于日韩。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虽然订单已逐渐向优势企业集中,但由于造船资产和设施专用性强、退出壁垒较高、地方保护等原因,兼并重组步伐缓慢。要实现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必须加快过剩产能化解,推进优势资源加速向优势企业集中,构筑新的国际竞争优势。”董强道出了化解过剩产能的关键所在。
董强强调,加快化解过剩造船产能是优化国资配置、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要求。船舶工业是我国国有资本布局的重点领域,仅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两大央企的产能就占全国40%以上,加上中远海运重工、招商局、中航工业等非造船主业央企的产能,国有船企的产能占比超过60%。这些国有船企在能力布局上存在重叠、国有资产配置效率不高,不利于国有资本的做大做强。
如何化解当前船舶工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董强表示,由于造船业面临全球性产能过剩,无法通过布局海外转移一批产能。因此,必须发挥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力量,在淘汰落后产能和加快重组整合上下功夫。必须紧紧抓住化解过剩产能这个影响船舶工业健康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牛鼻子”,精准发力,果断采取行动。
为此,董强建议:一是加大对落后造船产能的淘汰力度。建议国家强化对地方政府的投资监管,严格落实产业政策,通过进一步严格“白名单”、提高环保标准要求等手段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快过剩造船产能的市场化出清,大力推进不具备竞争力的造修船企业关停并转;二是加快推动造船产能的重组整合。建议国家:一方面,大力推进国有造船产能特别是央企造船产能的整合,将国有造船资源向技术实力更强、管理水平更优的造船央企集中;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国有造船产能与民用造船产能的整合,通过政策引导、财税融资支持、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引导国有船企特别是大型国有造船集团与民营造船企业兼并重组,通过整合和优化存量资产,集中技术、人才、设施等资源,更好地发挥规模效益,提高国际竞争力;三是出台实施相关支持配套政策。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仿照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的做法,通过提供相关资金补助、帮助企业安置闲置人员等方式,加快推进过剩造船产能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