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快速上扬,长江内河集装箱指数进入上升通道。湖北水运发展机遇在哪里?
湖北水运坐拥长江、汉江,是畅联东西、贯通南北的纽带,将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打造中部地区交通运输枢纽中发挥重要作用。
5年来,依托建立健全港口船舶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推进水上绿色基础设施的完善与绿色服务的提升,大力实施交通强国水运示范建设,促进运输结构调整,湖北水运转型升级驶入快车道。
湖北全面启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4月2日上午,位于阳逻港铁水联运一期示范基地的“北粮南运”华中分拨集散基地正式启用,打通了东北—武汉—云贵川的“北粮南运”战略通道,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3月30日至31日,武港集团携手南京港集团、宜昌港务集团及相关企业相继签约“阳逻港-龙潭港”区间点到点集装箱航线、“阳逻港-白洋港”集装箱始发航线,并计划于4月中旬正式开通两条航线。航线的开通将促进长江中游与长三角经济圈、成渝双城经济圈有效衔接,促进武汉港在国内大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
这是“十四五”开局,湖北水运蓬勃发展的缩影。去年7月,湖北获批全国第三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将在现代内河航运、多式联运等水运领域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助力湖北交通由“大”变“强”。
省港航管理局介绍,目前全省交通强国水运示范全面启动,航道示范项目先行一步。省港航管理局组建汉江2000吨级航道整治工程建设筹备指挥部、江汉平原航道网水网联通工程前期工作专班,施工许可和可行性论证工作已实质性展开。结合世界银行绿色货运项目,力争把汉江建成一流内河示范航道。
港口示范项目深入推进。武汉铁水联运二期自动化码头开建,宜昌长江三峡游轮母港、白洋港专用铁路投资过半,襄阳港小河港区现代化综合码头主体工程基本建成。
湖北水运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目前已由示范转向全面实施。省港航管理局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内河航运发展纲要》为指引,对标水运发达地区,高水平编制湖北省“十四五”期间水运发展规划。结合《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规划实施水运补短板项目8个,总投资109亿元。目前襄阳新港公司挂牌成立,谋划打造汉江流域航运中心。宜昌区域性港口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多式联运走在全国前列
大型门机长臂挥舞,港区一派繁忙,热火朝天,装卸货物通过货车穿梭往返。一排排铁轨直通港区,上面是标准集装箱运输车厢。
这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4月12日在黄石新港棋盘洲港看到的景象。不远处,一座红色“编钟”造型的长江大桥横跨两岸,这是即将通车的棋盘洲大桥,它连接黄冈到黄石,让货物走高速公路抵达港区更快捷。
建成长江中游第一条多式联运示范线路,黄石新港建成长江中游最大单体港。目前开通至成都、重庆、河南、新疆4条铁水联运线路。最远的新疆-黄石线,运距3000公里,运输时间120小时内。
加快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完善“空铁公水”无缝联接、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是重要一环。港口集疏运体系着力突破“最后一公里”,武汉阳逻、宜昌白洋、荆州盐卡、黄石棋盘洲等核心港区多式联运逐示范试点项目成效显著,港口对产业、物流园区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鄂州三江港制定疏港矿石“公转铁”方案,建设5公里专用线进厂区。在宜昌,三峡大坝上游茅坪港、下游白洋港、七星台港、红花套港、枝城港等港口正升级改造,均规划疏港铁路与焦柳铁路接驳,形成多式联运立体网。目前阳逻港疏港铁路一期、黄石新港疏港铁路建成运营,鄂州三江港和宜昌白洋港的疏港铁路相继建成。
5年来,湖北多式联运走在全国前列。全省5个多式联运项目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省集装箱专业港区全部实现铁路进港。汉江开通第一条集装箱铁水联运航线。江海联运、江海直达品牌航线继续巩固,开辟武汉至日本、黄石至韩国直航航线。
无缝衔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如何为企业物流降成本?水运优势无可替代。
据了解,水运比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更具性价比优势:一条三级航道与一条4车道高速公路或一条标准铁路的运能相当;水运运价是公路的1/3、铁路的1/8;水运每吨公里能耗为公路的1/10、铁路的1/2。
俯瞰长江宽阔江面,长江中游城市群坐拥广阔岸线,宜昌、荆州、武汉、黄石、鄂州、黄冈等地均有优质良港。为此要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多式联运,让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省港航管理局深入推进《湖北运输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积极引导大宗货物运输“公转水,铁转水”。
“江海联运、水铁联运、水水直达、沿江捎带”。“十四五”期间,湖北水运建设将完成投资300亿元。新增高等级航道200公里,三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2300公里,长江湖北段实现武汉以下万吨级、武汉以上5000吨级通航标准,汉江湖北段实现兴隆以下2000吨级、兴隆以上1000吨级通航标准。港口货物通过能力达到4.5亿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600万标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