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登船的民生码头就是西江航运干线的起点,西江航运干线在南宁市区范围内称‘邕江’,是南宁的母亲河,2000吨级船舶可以从南宁直接航行通往粤港澳。三条重要的支流右江、红水河、柳黔江均匀分布,以上河流就构成了国家规划的西南水运出海“一干三通道。”4月26日,广西港航发展中心党委书记王永兴,在广西南宁“百年党旗红 启航新征程”邕江红色主题游船上与“高速看中国——红色之旅”采访团记者们一起沿着邕江寻访南宁的“红色印记”。1921年,孙中山先生乘船抵达广西,从那一刻起滔滔邕江水就一直记载着广西的红色故事,更见证着在党的领导下广西水运发展的光辉印记。
过往峥嵘,未来可期。展望“十四五”,王永兴表示:“广西将建设西南中南区域面向东盟、连接全球的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年综合通过能力和货物吞吐量均超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1000万标准箱,打造1000吨级船舶通达云南、贵州,南宁3000吨级船舶直达粤港澳的西江黄金水道升级版,全力推进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工程平陆运河项目,为西部省区提供陆海大运能的‘水水中转’大通道”。
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
“北部湾港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海上贸易的重要口岸,于2018年在《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划》中定位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2021年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定位为国家十大国际枢纽海港之一。”王永兴向记者介绍道。“十三五”期间,随着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初步建成,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达到2.77亿吨,净增5202万吨;航道总里程达205.3公里,新增31.2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3亿吨,全国排名第11位;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0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2.2%,总量挺进全国前10、世界前40。
“十四五”期间,北部湾港将进一步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港口规模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预计“十四五”末,北部湾港将新增货物综合通过能力约2.5亿吨,其中新增集装箱通过能力约600万标准箱;拥有泊位共35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57个;完成货物吞吐量达5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超1000万标准箱。成为西南中南区域面向东盟、连接全球的国际海港枢纽。
同时,北部湾港将积极建设“枢纽+通道+网络”型特色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建设铁公水多式联运试点项目,建设北部湾航运交易所;建设北部湾港智慧绿色交通系统和智能服务系统,实现基础设施智慧化、运营管理智能化;大力推动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打造绿色港口;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环保动力在船舶的运用,打造绿色船舶。
打造全面对接大湾区黄金水道升级版
西江黄金水道,是广西最繁忙的航道,催生并促进了珠江—西江经济带的繁荣和发展。王永兴告诉记者:“至2020年底,广西内河新增1000吨级以上航道里程389.4公里,总里程达5873公里,其中500吨级以上高等级航道1886.8公里;拥有生产性泊位528个,港口货物综合通过能力1.22亿吨,完成吞吐量1.73亿吨,完成航运货运量2.64亿吨,再创历史新高。”
十四五期,“黄金水道”将迎来重大升级,对接湾区海上通道更通畅。至“十四五”末,西江水域将构建通畅的“一干七支”内河1000吨级及以上航道网络,新建成3000吨级航道518公里,3000吨级船舶可由南宁直达粤港澳地区,并实现右江、红水河、柳黔江全线船闸达到1000吨级以上;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超2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近200万标箱;新增港口货物综合通过能力约9000万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约190万标准箱;广西全区内河生产性泊位增加至619个,其中千吨级以上泊位238个,更好的实现西南地区和老少边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
开局就要争先全力跑出加速度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区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广西水运将充分利用国家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及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自贸区建设的有利机遇,围绕打造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和西江黄金水道升级版目标,狠抓水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服务能力水平,推动水运交通高质量发展。
王永兴还特别向记者介绍到,广西“十四五”期间将全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平陆运河项目建设,争取2021年完成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工程平陆运河项目的可研批复,为2022年开工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加快加快推进湘桂运河前期研究,早日联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
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广西将充分利用国家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及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自贸区建设的有利机遇,围绕打造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和西江黄金水道升级版目标,狠抓水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服务能力水平,推动水运交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为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