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简称“琼”,琼者,美玉也。美丽的海南就像祖国的一枚奇色美玉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在海南有一首民歌这样唱着“久久不见久久见”,见人、见事、见精神,沿着海南高速公路穿过“山海”,见证中交人修建海榆中线的故事。
3月26日由中交一公院代建,中交二航局、中交一公局集团、中交二公局、中交四航局、中交四公局参建的海南山海高速全线正式通车。
山海高速全长约56公里,起于五指山市通什镇,终于三亚市海棠区,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建成通车后对完善海南高速路网结构,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端连着五指山,一端直抵三亚海棠湾,山海高速由此得名。山海高速与海榆中线并向而行,修建海榆中线的故事在当地口口相传
手拓南荒!鲜血铸就海南岛南北大通道
1952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正在朝鲜战场上激烈进行,为巩固海南前哨党中央决定修建国防战备公路——海榆中线。
据估计这条长达296.6公里的山区国防公路,平均每修建1.34公里就有1人牺牲,221名解放军指战员及工人长眠五指山。
海榆中线公路蜿蜒穿过海南岛中部山区
海榆中线起于海口市南海大道,途经澄迈、屯昌、琼中、五指山、保亭等地,止于三亚市榆林港,全长297公里。
新中国成立不久,百业待兴,中国人民解放军公路工程第一师是当时公路工程建设的主要力量,公路一师和来自华南公路修建前线指挥部第一工程局的技术人员组成施工队伍开始海榆中线的建设。后来两者合并,经过改制、重组,于1963年正式成立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局,这就是中交一公局集团的前身。
1952年秋,海榆中线正式开工建设,包括解放军公路一师在内的10万余军民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筑路大会战。那时,海南岛的生活条件、自然条件以及施工条件极其困难,尤其是在人烟稀少的中部山区。
海榆中线公路建设者驻扎在五指山区的一个建设营地
部队搭建营房的用料自己找木材从山上砍,茅草上山去割,床铺、桌子、凳子也得自己做。当时施工不像现在有专业施工机械设备,建设者主要的施工工具就是十字镐、铁锹、扁担和土簸箕等。除了十字镐和铁锹是从广州运过来的,其他所有的工具都是战士们就地取材,用山里的竹子一点点编成的。
海榆中线公路建设者使用簸箕挑土
施工条件的简陋还只是战士们要克服的困难之一,海南岛五指山地区是一片原始森林洪水、疟疾、旱蚂蝗和随处可见的蛇,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建设者是极大的考验。为了防止疟疾,卫生员每天要盯着战士服用黄色的抗疾药,很多战士在工程结束后,身体肤色都明显发黄。
困难面前不打折扣
在艰苦的环境面前,这支筑路铁军没有退缩,他们斗志昂扬、动力十足,“要让高山低头、让河流让路”。
海榆中线施工最艰难危险的要数爆破开路。由于没有风钻,打炮眼时往往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双手握紧一根钢钎,另外两名战士分别抡起大铁锤砸钢钎凿炮眼。
遇到悬崖峭壁时,战士们都是悬空作业,用长绳一头绑在人的腰间,另一头系在崖顶的大树上,吊着在岩石上凿打炮眼。凿好炮眼,安放炸药、雷管,点燃导火索后,人必须赶紧吊上去。有的战士由于隐蔽不及时或没有隐蔽好,被爆破碎石击中或砸中而牺牲。
60多年过去海榆中路东山大桥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现今,在中交一公局集团档案馆仍完好保存着东山大桥设计图这些手工绘制的设计图,如同用电脑制作的一般,可见当时建设者严谨的工作和专业精神想。
海榆中线公路东山大桥建成通车
正是建设者们在困难面前不打折扣,精益求精的精神,自1954年12月19日海榆中线通车至今已经66年过去,在海榆中线上多座当年修建的桥梁如南阶桥、草好桥、通什大桥等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榆中线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三条国防公路,海南解放后第一条上等级干线公路,也是一条捍卫祖国疆土的路,更是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今天华南公路工程修建烈士纪念碑依然在海口矗立,如同修建海榆公路时的艰苦奋斗精神,也在年轻一代的身上得以传承。
艰苦的环境磨练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筑路“铁军”,纵使岁月匆匆流逝,当年公路一师“手拓南荒”的筑路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在中交一公局集团薪火相承,激励着一代代交通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断贡献着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