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全长55公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大桥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技术最为复杂、环保要求最高、建设标准最高的“超级工程”。
大桥设计施工中,超过7公里的岛隧工程是整个项目的控制性工程,其中33节沉管的预制,只要失败一节,就意味着整个工程失败。
为了确保沉管预制质量可靠,建设者需要采用工厂化预制的方法,在当时“工厂法”预制仅是世界第二例,而且港珠澳大桥的沉管规模更大、设计更复杂,每节重约8万吨,排水量甚至超过了“辽宁”舰,这就需要一座世界级的沉管预制厂。2010年12月28日,随着第一声爆破声从桂山牛头岛响起,四航局建设者开始了预制厂的爆破开挖作业。由于工期紧,机械设备上岛不方便,且开挖方量大,建设者日夜不停推进,在连续鏖战的14个月里,厂区爆破开挖量约20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约为13万立方米,建设者在牛头岛平地建起一座面积超过10个足球场的“世界级工厂”,为岛隧工程建设全面转入沉管预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港珠澳岛隧管节舾装
预制世界上设计使用时间最长、外形尺寸最大的隧道沉管,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标准沉管由8个节段组成,每个节段浇筑混凝土约3400立方米,在40多米深的海底使用120年,对沉管混凝土防水是个巨大的考验,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施工性、抗裂性各项指标都必须严格控制。如此复杂的构造,如此巨大的浇筑量,是罕见的世界性难题。
为了一次性完成一个节段的浇筑任务,施工现场上百人协同配合,测量班日夜轮班作业一周以上,全程测量管节水平姿态和位移数据,确保了节段断面精度控制在5毫米以内。同时,项目部依托工厂化预制的有利条件,开发设计出集温湿度监测、报警和自行调节环境温湿度功能于一体的专用养护系统,保证了环境湿度和混凝土内外温差在控制范围以内。
沉管预制厂深浅坞蓄水
沉管制造是不可逆的流水线作业,高效和风险总是矛盾地相互存在着。2012年,建设团队花了整整三个月时间才完成第一个节段施工,过程充满曲折,随着操作水平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他们平均14天就可以完成一个节段全过程制作。流水线作业看似简单的背后,却饱含着工程师的倾心付出,所有的奇迹背后都是工程人的探索。
沉管预制厂全貌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这座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大桥的开通,有力地推动了粤港澳三地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对于全面推进内地、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国内外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