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逐梦再问天,阔步强国新征程。
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驻人员,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约573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将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太空。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中国为什么要建设空间站?
毕竟我们总觉得航天离我们太远,却很难想象我们穿的气垫运动鞋,喝的果珍,平时用的微波炉,随处可见的条形码,甚至能救人性命的ICU病房,最早都来自载人航天技术的转化。
而太空中那些看似危险的真空、辐射、微重力环境,对材料提纯、金属冶炼、制药育种等科学研究更是极其难得的实验条件。
正如美国在阿波罗计划实施的11年间,用大约250亿美元的投入带动了医药、能源、通信、材料、计算机、消费品等各个领域中高达几千亿美元的民用市场。
根据2016年的数据,中国平均每向航天领域投入1元钱,就能在广大的市场中获得相当于7元的产出。
太空空间站的建设,对于一个国家无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不仅会直接带动整个航天科技产业链相关的科学技术进步,还将为有朝一日人类能移民外太空积累科学基础。
更现实的意义,还在于可以利用稀缺的空间资源进行太空探索和前沿科学研究。
“天宫”空间站会给中国科研人员的太空研究提供最大的便利,提供更丰富更有价值的信息。
空间站中将安装1000多套设备,所支持的学科领域包括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等。
空间站的低重力、真空、超净环境可以冶炼地球上无法冶炼的高性能合金,可以生产性能更优越的半导体晶体。
只要能证明空间技术有利可图,市场经济就可以为航天提供更大的推进力。
在提高地球上人类的生命健康水平上,航天空间研究也大有可为。
据统计,国际空间站在轨20多年间共进行了大约3000项各学科的科学研究,其中占比最高的就是来自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
例如在太空中,航天员长期处于微重力条件下,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突出的问题便是骨质疏松。而骨质疏松对于地面上的老年人而言,也是常见疾病。
在太空中解决宇航员的身体健康问题,同时也能为地面的骨质疏松患者开发新药。
骨保护蛋白的太空实验研究,助力FDA在2010年批准了地舒单抗的上市,而硬化蛋白抗体研究的太空数据,则推动了罗莫索单抗在2019年获FDA批准上市。
图 骨保护研究中承载小鼠太空实验的仪器(来源:NASA)
而对中国科研人员来说,此前这些条件都是难以触及、难以想象的。
但随着中国空间站组建完成的脚步越来越近,中国人即将把那片未知的领域拥入怀中。
中国空间站的建成将为中国科研的发展提供新的创新载体,助力中国科研技术水平的整体创新提升,也将造福人类。
探索浩瀚宇宙的“生命之舟”
就像1986年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等四位两弹一星元勋写给邓小平的信中所说,真正的高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
所以即便在最艰难困苦、一穷二白的年代,我们也从未停止过用自己的力量去追逐这个飞天的梦想,这个中华民族奋斗了三十年、布局了五十年、想象了数千年的梦想。
今天我们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航天员载人飞船、运载火箭,自己的飞船应用和测控技术,也建成了自己的发射场和着陆场,七大系统整装待发。
而在他们背后是奋斗了一生的科学家、工程师、航天员们,大多已是白发苍苍,但也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前赴后继,才终于让我们在这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上,和那个曾经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梦想更加接近。
探索太空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国空间站已经配备了标准化的载荷接口,具备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联合开展各类科学实验的能力。
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曾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停留在摇篮里。
中华民族的飞天征程,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蓦然回首,当年那条仅能容下十多个人的革命小船,已在惊涛骇浪中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巨轮。
极目太空,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系列飞船已达到甚至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水平。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人类将真正迎来星际远航的时代,到那时,中国天宫的故事必将作为人类航天史中的一个里程碑被永远铭记。
资料整理来自:新华网、凤凰网、星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