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场景。
站在距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3.5公里外的舟山金塘岛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宁波和舟山两岸的一座座现代化码头,将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送往目的地。
从一方河埠码头,到两港一体化整合后的世界最大港口,这里写下了一部完整的中国港口奇迹史,也画下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现代化港口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宁波舟山港的建设和发展,亲自擘画了宁波舟山港的一体化,曾10次亲临港区视察指导。”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剑宏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去年总书记在考察宁波舟山港时,提出了创造“优异”成绩、发挥“硬核”力量、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三个要求。以此为指引,集团正在编制《宁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方案》,力争在2025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
把抗“疫”成果书写在码头
如今,宁波舟山港已拥有19条海铁联运班列及多条成组线路,业务辐射15个省区市,年海铁联运业务量突破100万标准箱。坐拥“服务世界”全球视角的宁波舟山港,开辟了260多条集装箱航线,连接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勾画着“港通天下”的航运贸易网。
▲宁波舟山港铁路穿山港站场景。
在2020年年报中,宁波舟山港的主业被描述为“装卸及相关业务”。实际上,港口业务是一个由人、机、货、船、环境等要素组成的相互交叉、错综复杂的系统。这一系统的精密度、协调性,影响着全球供应链的运转效率。
“面对特殊形势,宁波舟山港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毛剑宏说,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宁波舟山港的应急测试。
2020年,宁波舟山港“吞吐”集装箱2872万标箱,同比增长4.3%,连续3年位居世界港口“前三强”;完成货物吞吐量11.72亿吨,同比增长4.7%,连续12年位居全球港口首位。
2021年以来,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
开拓货源、新辟航线、压缩成本、织密网络,一系列“组合拳”下,宁波舟山港赢下了“稳增长攻坚战”。在“V”形反转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调研,给港口以极大的振奋和鼓舞。“发挥好劳模作用,带出更多的劳模。”全国劳动模范、宁波舟山港桥吊司机竺士杰说,这是总书记在离开港口前嘱咐他的话,也是他的使命。
在港口一线工作20多年的竺士杰,自行创造出了“稳、准、快”的“竺士杰操作法”,仅需两个步骤就能让秋千般的驾驶室稳定下来,相比老操作法节省了一半以上的时间。以竺士杰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带领着一大批职工开拓进取。
步履刻画印记,嘱托加速蓝图。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时,连接码头的铁轨还剩下最后几米。而现在,铁路网接通了,海铁联运货物可通过火车直接进出穿山港区,实现无缝衔接。50个集装箱首尾相接的班列,从最初的每天一班增加到目前的每天四班。
如今,宁波舟山港的海铁联运班列覆盖了大半个中国,扮演着国内大循环的枢纽节点。
“宁波舟山港取得了优异成绩,是因为中国交出了亮丽的答卷。”宁波舟山港“掌舵人”毛剑宏颇有感触,“2020年,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成果,外贸进出口明显好于预期,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这是宁波舟山港去年‘先抑后扬’的最重要背景。”
港口“大吞大吐”,离不开有“海上国门形象第一人”之称的引航员默默付出。去年疫情防控期间,引航员需要背着十几公斤重的引航包,戴着口罩,攀爬几层楼高的引航梯,寒风凛冽,软梯不时摇摆,稍有不慎便会坠落;引航员防护服、护目镜全副武装登轮引航。有的引航员,半年只回了一趟家。
“引航员肩负着维护国家主权的职责。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减少船岸交流,很多业务都以网上、远程等方式有序进行,但引航工作不一样,必须到现场实地开展。”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金星介绍,2020年3月,公司成立引航临时党支部,通过采用专班运作等模式,慎终如始坚守“海上国门”,累计引航境外疫情风险地区船舶1.4万艘次,先后妥善完成10多起海上疫情处置工作。
战略整合铸就“硬核”力量
“海定则波宁。”宁波这个名字,寄托了当地人对大海的希冀。这个梦想,同属于一衣带水的舟山。
距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3.5公里外的舟山金塘岛,曾是一片荒芜的盐碱地。2004年2月17日,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创立,改变了这个荒岛的命运。这家公司在宁波舟山港的“大棋盘”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宁波、舟山两港在资本层面的第一次联姻。
甬舟公司副总经理黄博文,也因这次整合改变了人生轨迹——2017年,他从温州港调至甬舟公司任职,如今在宁波安了家。“金塘岛岸线资源丰富,未来大有可为!”黄博文告诉记者,甬舟公司去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6万标箱,已开辟至俄罗斯、西非、澳洲等国际航线16条,投产2个泊位,另有3个泊位规划在建。
鉴往知来。宁波舟山港发展画卷的主轴,无疑是宁波舟山港的整合,这股战略层面的硬核驱动力,引领宁波舟山港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港口,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始终有着沉甸甸的分量。“新世纪、新阶段浙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天地在哪里?在海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曾这样说。在他的部署和推动下,2005年12月20日,宁波—舟山港管委会挂牌。2018年,“宁波—舟山港”中间的横杠被去掉,变为“宁波舟山港”,真正意义上“合二为一”,宁波舟山港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当然会有阻力,但更多的是合力。今天,宁波舟山港让世界看到了‘1+1>2’的效应。”在宁波舟山港工作30多年的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董秘蒋伟,见证了两港整合以及浙江所有港口整合的全过程。
1984年,曾经的宁波港从吊起第一只集装箱开始,到吞吐100万标箱,用了整整17年时间;从100万到1000万标箱,用时不到7年;从1000万到2000万标箱,间隔7年;2020年已逼近3000万标箱。“宁波舟山港的高速发展有很多叠加因素,离不开改革开放持久推进及国家战略性机遇的支撑,当然两港整合战略的践行甚为关键。”蒋伟表示,去年底,宁波舟山港收购了大股东旗下的浙江省内其他港口业务,不仅解决了同业竞争问题,而且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省域港口资源的一体化整合。
“宁波舟山港打造硬核力量,就是要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毛剑宏表示,宁波舟山港坚持开放强港,大力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不断体现服务国家战略、强化“硬核”使命的责任担当。
比如,在长三角一体化方面,浙沪小洋山北侧合作开发取得重大成果,与上港集团相互持股、协调发展局面形成。宁波舟山港还与太仓国际、苏州现代、江阴苏南国际等码头开展股权合作,与合肥和皖南、皖北地区的海铁联运业务合作都在稳步纵深推进。
奔向“世界一流强港”
追寻宁波舟山港的“始发站”。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就划桨行舟,宁波有了港口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著名的军港。唐代直至近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从河埠码头到港通天下,宁波因港而兴。1979年1月10日打下第一根桩的北仑港区,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10万吨级矿石中转码头,是彼时宁波港“出海”的第一个战略据点。自那时起,宁波舟山港不断刷新纪录,书写了“宁波港速度”。
由于长期装卸铁矿石,北仑矿石码头染上了红色的风霜,也浸润出了特有的党建品牌——红码头文化。从业30多年的北仑矿石码头分公司总经理龚世杰,是红码头文化的提炼者之一。“红码头是老一代建港人开山填海、肩挑手拉、负重进取的精神传承,是自发的,有共鸣的,在宁波舟山港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过程中,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力量。”龚世杰说,北仑矿石码头正直面竞争,加速转型,重塑辉煌。
相比矿石码头,2008年启动开发的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年轻多了。未来,这里将是另一个千万级集装箱吞吐量的码头。当前,它的另一重要使命是打造宁波舟山港智慧码头的标杆之作。
24岁的龙门吊司机张科杰,坐在明亮的空调房里,正通过操控台远程对码头堆场的龙门吊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两年多前,他每次需要连续12小时坐在20多米高的龙门吊司机室内操作,不但身体负荷重,孤独感更难以排解。“远程操作简单多了,像大型娃娃机一样,一个人可以操控3到5台龙门吊,闲时还可以和同事聊天。”这个腼腆的小伙笑着说。
将张科杰等桥吊、龙门吊司机从“封闭屋”内解脱出来的,是梅东公司与振华重工等公司合作研发的远程操控系统。“智慧码头的实现路径上,梅山港区没有随大流,而是采用对传统码头进行智能化改造的模式。”梅东公司副总经理彭捷说,这种模式走通了,可以在宁波舟山港及其他国内港口的传统码头进行推广复制。
目前,梅东公司拥有远控桥吊18台,远控龙门吊48台。梅山港区的未来场景是:一边,5G远控自动化轮胎吊集群,在远程操控下完成抓箱、放箱等操作;另一边,5G自动驾驶集卡队伍,载着货物穿梭于堆场和码头,送往四方。
“融入式”党建深入人心,智慧码头衔枚疾进,码头版图优化扩充,全球航线深化布局,都是宁波舟山港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一部分。在毛剑宏看来,建设世界一流强港要有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要扩大优势,补足短板。在这方面,数字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大有用武之地,团队建设、管理优化、能力提升也需紧步跟上。
背靠长三角,面朝大海,宁波舟山港正以现代化东方大港的姿态面向全球,深航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