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修建于半个世纪之前的千余公里铁路线,开创了18项中国铁路之最、13项世界铁路之最,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曾被联合国称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
它就是成昆铁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止于云南省昆明市。时至今日,成昆铁路已通车51年。
成昆铁路线路走向示意图
两条成昆线 四次踏征途
1964年,铁二师(中铁十二局前身)战士响应毛主席号召,从驻守祖国边防南大门的云南转身投入“三线建设”中的重要战略通道——成昆铁路的施工建设。
白驹过隙,斗转星移。历经12年的艰苦鏖战,成昆铁路于1970年7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
故事并未就此结束,1993年、2003年中铁十二局的建设者又先后两次奔赴成昆线,进行线路电气化改造和病害整治施工。
2010年1月新成昆铁路破土动工。2016年中铁十二局建设者第四次走进成昆线,迎接新挑战。
新成昆铁路峨米段工程示意图
新成昆铁路与老成昆铁路所处环境和条件基本没有变化,沿线超过三分之二路段依然是崇山峻岭、深涧密布,地质状况十分复杂。但新线路相对取直缩短了近200公里的路程,这也使峨米段桥隧占比高达92.5%,成为全线建设难度最大、里程最长的一段。
一隧一桥谱写新篇章
车轮滚滚,笛声隆隆。从成都出发一路向西南,在乐山市与大渡河不期而遇,沿着大渡河继续向峨边县城进发,老成昆线在山林中忽隐忽现,直至看到毛坪大渡河特大桥悬空跨过大渡河,是全线唯一一处跨越大渡河的桥梁工程。
全长622.1米的毛坪大渡河特大桥,最显著的特点是深水、高墩、大跨,施工环境复杂、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建设者在栈桥通航孔两端设置提升装置,按通航计划时间段在船舶到来之前,将通航孔活动栈桥整体式提升一定高度。确保了航道通航顺利进行,降低了桥梁栈桥造价,还规避了自然因素对桥梁栈桥,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
峨边县城群山围绕,大渡河穿城而过,老鼻山隧道就藏身山中。
这座全长13579米,最大埋深710米的双线隧道已于2020年6月安全贯通,成为峨米段首座贯通的10公里以上隧道。除岩爆、瓦斯、涌水突泥等不良地质外,掘进过程中“邂逅”的上下高差超70米,横向最宽约38米的罕见大型溶洞直接阻断隧道施工。
建设者和专家先后推出6套方案,最终采用迂回导坑新辟架设跨越拱桥,完整水文年观测等技术手段成功跨过两大溶洞。
传承成昆精神
从1970年至今,运营半个世纪,成昆铁路重任不减,以“一线之力”为祖国国防、西南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功绩。
当高铁飞奔在中国大地,“绿皮车”缓慢而坚定地行驶在成昆线上,穿行于人迹罕至的大小凉山。
列车缓缓驶入轸溪,这座小小的五等车站却承载着厚重的“成昆精神。
一颗生长茂密的桂花树成为简陋站台独特的风景,陪伴着全国唯一一个修建在车站内的陵园纪念碑——徐文科烈士纪念碑,走过了五十多年。
徐文科所在连队担任的建设任务成昆铁路大桥湾隧道,建设任务困难大、危情多,面对这样的挑战,他每次进隧道总是抢着干最团难、最危险的工作。
1965年9月3日下年4点,徐文科正和战友们一起在隧道施工,突然发生了严重的大塌方,献出了年仅23岁的生命。为纪念徐文科及他对成昆铁路的贡献,后人专门修建了纪念碑。
据不完全统计约1900多名年轻的筑路者在成昆铁路修建过程中牺牲,一千一百公里的铁路沿线上坐落着20余处烈士陵园,铭记这些烈士的丰碑1000多座。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修建老成昆线铁道兵的血与歌、奉献与无畏与新成昆线建设者的坚守、传承与智慧,共同构筑起我国西南交通大动脉,助力沿线经济社会飞跃发展。
内容来源: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