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中交行动
坐标:株洲清水塘。湘江北去,清水塘畔。一弯清水、一座绿岛、一个新城见证城市的新生与变迁
——中交三航局株洲清水塘PPP项目——
城市小森林 不只是“搬运工”
两年前中交三航局建设团队来到清水塘担起了老工业区的复兴大任,如何安置数千棵立在老工业区的树木,成为项目团队需要解决的第一道难题。
安置这 1000 多棵树木大约需要60亩土地,栽地不能影响施工,还要集中以便于养护……多重需求一度让移栽工作陷入僵局。原有的污染土不能连同树木一起“搬家”,项目团队决定在集配中心划出安置地,采用中性土壤加基肥的方子来改良土壤,力求在同一片区域造出多样化的移栽地。
“香樟树枝叶茂盛,移植时要注意进行大幅修剪,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同时做好树干的保湿;
银杏树不耐水淹,栽植时要保持湿润,又不能让其根部积水;
注意起挖苗木土球的大小,避免伤及脆弱的根部,要注意苗木定植时的树穴深度和覆土高度……”
项目团队悉心照料每一种树木,移栽的树木在今年春天长出了新芽,存活率达到95%以上。
茁壮成长的城市小森林见证着清水塘的新生与变迁,也铭记着建设者对生态环保的执着与坚守。
情系湘江水 保护湘江美
秉持着在“在清澈的河水上架桥,绝对不能污染河流”的理念,中交三航局建设团队化身“环境医生”,一番“望、闻、问、切”,找出会对湘江河水构成威胁的“病因”。
对监测井的水样进行集取,运用专业的污染物检测仪测出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确定湘江株洲段的“病情”后,建设团队“对症下药”,采用“原位固化稳定化”的方案对河水进行排毒。经第三方专业机构检测,治理后湘江株洲段基本满足建设用地要求水质标准由III类提升到了II类。
为了减少废浆排放对湘江的污染,项目部严格要求循环沉渣形成的废浆,经专用泵抽入大型废浆箱,再装入罐车外运排放至废浆池。经过一系列彻底去污后,到达工业用水排放标准,剩下的污泥砌土翻晒,就地回填。
让每一位工程建设者自觉成为湘江环保的践行者。
项目部还通过成立环境保护责任小组制定奖惩制度,汛期对漂浮的污染物进行打捞,开展环境保护知识讲堂和环保知识竞赛等多样化的环保教育。
亮眼“马蹄莲” 城市会客厅
清水粼粼,绿树成荫。俯瞰株洲清水塘产业新城,正在收尾的清水塘城市公园最抢眼。成型后的主湖区就像一朵绽放的马蹄莲,仿佛在以最美姿态迎接一个月后的开园。
清水塘城市公园
湖南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蝶变”重生首批启动建设项目之一,总面积约为1416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清水湖、环湖慢行道、景观绿化等,于2019年9月正式开工,由中交三航局投资建设。
项目团队打出“组合拳”整合污染区,先对大面积的污染土进行治理修复,再从清水湖湖底开始层层施工,由下至上采用黏土、防水毯、黏土、种植土进行回填,如期完成主湖区的蓄水。
蓄水成湖还不够,还需要对水质修复
第一步:“以水养草”
● 利用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对繁殖型病原菌和野杂鱼虾进行消杀,对基底消毒。
● 在湖底均匀撒上聚核菌碳,增加土质的微量元素,调解土壤结构,帮助水生植物在新开挖湖底快速成活生长。
● 在湖泊与清水河连通处修建节制闸,并种植生态基结合耐污型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进行泥沙沉降及污染物拦截净化,改变进水质量。
第二步:“以草养水”
● 在湖区水深位置种植耐污马来眼子菜和耐污轮叶黑藻,提高清水湖自净能力。
● 四周则种植四季常绿矮型苦草和耐污亚洲大刺苦草,确保净化与景观效果。
● 投入太阳能景观浮岛曝气机,增加水体含氧量,保证水生植物良好生长。
● 又陆续在湖中加入鱼虾螺贝等水生动物,完善食物链,实现水体自净。
城市公园的蜕变是清水塘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一个缩影,未来不仅能为周边百姓提供最美湖景,还将兴建环湖科创园,打造清水塘数字智造产业集聚中心,成为清水塘产业新城重要“会客厅”。
“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蜕变
清水塘成为中交集团环境治理的绿色样本,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交人从百年发展历程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为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书写“中交答卷”。
矢志成为绿水青山的守护者、生态系统的治理者、通达坦途的建设者、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内容来源: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