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火朝天的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施工现场,一面面鲜艳的党旗随风飘扬,格外醒目。
在这里,一群勇于攻坚、敢于担当的党员先锋队,活跃在海平面和高空桥塔的建设工地上,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施工难题。
万名建设者“拧成一股绳”
深中通道项目参建单位、参建人员众多,工点分散、党员分散(参建单位60多家,全线122个工点,现场参建人员1万多名,其中400多名党员分布在各工点一线),施工区域特殊,分布着海上、水下、高空等诸多复杂情况。
如何将互不隶属的庞大党员队伍和建设者凝聚在一起,实现党建与生产建设深度融合,形成磅礴的建设合力,成为这个超级工程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
2020年2月,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党总支敢破善立,创新成立了建设期党委,将项目参建单位党组织全部纳入建设期党委范畴,设置了30个基层党组织,配备了112名专兼职党务干部,全领域统筹各级参建单位,全方位引领全域党员和职工群众,有效整合项目业主、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多方党建资源,打破不同参建单位、不同施工地域的界限,把党建延伸到基层的每个“神经末梢”——到海上、到空中、到工厂,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工作网络,立足超级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有效发挥了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
“建设期党委成为了工程建设的‘定盘星’‘火车头’,党员干部成为了推动项目建设攻坚克难的‘领头雁’。”中共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总支部委员会副书记杨阳表示,2020年以来,深中通道工程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在建设期党委的“全领域统筹”下,400多名党员冲锋在前,带领1万多名建设者“拧成一股绳”,成为推动这项超级工程建设的中坚力量。
在建设期党委统筹下,30个党组织和400多名党员冲锋在前,奋战在联防联控、复工复产第一线。2020年3月5日,全线122个工点全部复工。
在建设过程中,深中通道岛隧工程管理部党支部成立“钢壳制造、沉管隧道、人工岛”三个先锋队,在施工一线攻坚克难,科学部署施工计划,把每步施工计划精确到小时乃至分钟,带领岛隧工程建设者接连突破重要工序。
攻克一系列“卡脖子”技术
被誉为“风中穿针,海底绣花”的深中通道,是一个集“桥、岛、隧、水下枢纽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超大跨海工程,路线全长24公里,双向八车道,概算总投资446.9亿元,计划2024年建成通车,是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担当着国家战略性工程的时代使命。但由于跨海距离过长以及海域地形的纷繁复杂,它的建设过程可谓是荆棘载途。
“核心技术借鉴不来,我们要走自主创新之路!”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总工办高级工程师夏丰勇所在的技术团队暗下决心。在建设期党委的统筹下,党员先锋带头,多个技术团队不断在工程作业中披荆斩棘,攻破一项又一项世界难题。
项目团队历经3年多研究、上百次试验,终于研发了新型组合气动控制技术,攻克了台风频发区超大跨整体钢箱梁悬索桥灾变控制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将超大跨整体钢箱梁悬索桥颤振临界风速提高至88米/秒,一举打破了国外权威的论断。
项目成立的“湾区鲲鹏”创新小组,组织了20余家国家一流科技攻关团队,“产学研”结合,历经4年科技攻关,开展了近千组模型试验,成功攻克了项目乃至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建设成套技术和中国标准,填补了国内全产业链空白。
来自管理中心和中交一航局、中船黄埔文冲、振华重工等单位党员共同组成党员突击队,历经3年艰辛研发,成功研制了世界首艘“运输安装一体船”,创造了沉管浮运安装一月一节的“深中速度”。
开工建设以来,深中通道项目已先后成立了8个创新工作室。以党员先锋、劳动模范为带头人,创新工作室围绕项目技术重点难点,不断创新技术方案,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了一系列“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推动了项目高效快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