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具现代化的城市之一,上海正积极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和智慧交通体系建设。
洋山港智能重卡示范运营项目(简称项目)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从技术研发向商业落地的前瞻探索,是实现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举措,成为落实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
图片来源:交通运输部
2019年5月项目实施以来,积极在“车辆侧、道路侧、平台侧、政策侧、法规侧、安全侧、网络侧、商业侧”等8个方面下真功、求实效,打通示范运营环境的“技术流、信息流、业务流”。
经过两年多的技术迭代、试点运营、跟踪评估和探索总结,上汽红岩智能重卡基本具备了从“洋山港码头-东海大桥-深水港物流园区”的自动驾驶及载货运输能力。2020年全年完成2.12万TEU运输量,超额完成年度目标。2021年计划完成4万TEU转运任务,截至8月底已完成2.67万TEU运输量。
图片来源:中国航务周刊
截至今年8月底,项目初步实现“四个突破”:
● 实现了从“道路测试”到“示范运营”的突破。
项目自2019年开始立项,经过不断的调试准备和技术迭代,车辆智驾性能稳步提升,作业流程持续优化,打通全流程智驾难关,智能重卡实现从单一的道路测试研发向复杂真实作业场景下的载物运输转变。
经过两年半来的道路测试和技术迭代,上汽智能重卡智驾性能稳步提升,作业流程持续优化。目前,已累计转运集装箱约4.79万TEU,标志着智能重卡初步实现规模化示范运营目标。
图片来源:航运交易公报
● 实现了从“单车智能”到“车路协同”的突破。
完成深水港物流园区-东海大桥-洋山一期/四期码头40.7公里测试道路的智能路侧设施改造工程。上汽红岩智能重卡实现与智能路侧设备的信息互通,具备闸口信息互通、信号灯车速引导等功能。洋山港区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车路协同应用配套能力,并率先完成车路协同典型场景的应用落地。
在洋山港区内持续开展精准倒车、精确停车、自动装卸箱等复杂场景测试,组织港区内智能调度、路径规划等功能开发,实现智能重卡与轮胎吊等装卸设备的信息交互功能。同步开展智能重卡编队行驶能力测试,有效提升了智能重卡全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图片来源:交通运输部
● 实现了从“独立平台”到“系统融合”的突破。
根据项目需要,上汽集团和上港集团联合开发智能重卡业务信息控制系统,搭建了集装箱转运业务集中调度管控平台,实现了深水港物流WMS系统、上港物流车队管理TMS系统、码头TOPS生产管理系统和上汽FMS车辆管理系统等多个生产系统之间的信息融合。同步推进通关查验流程和道口系统对接,为实现智能重卡全流程智驾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 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商业探索”的突破。
项目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研发与功能测试、系统集成与信息互通、数据采集与道路评估、成本控制与流程管理、系统可靠性提升与规模化示范运营等方面循序推进。经过一年多的摸索试验,基本形成了政府指导、企业合作、机构评估和政策支持的联合推进机制,探索出了一条较为完备的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落地实施路径,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进行大规模商业化做了积极探索和技术储备。
项目加快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上海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助力上海港海公铁集疏运体系形成,不断提升上海城市数字化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图片来源:中国交通报
下一步,为深入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积极推进上海智慧交通体系建设,助力上海智慧港口建设,项目将从加快攻关核心技术、持续拓展应用场景、优化完善产业生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等方面持续用力,打通示范运营的“技术关、商业关、法律关”,探索智能重卡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应用路径。
同时,按照近期、中期、远期分阶段实施,在确保经济、安全、效率的前提下,紧紧抓住智能重卡智驾功能的迭代升级这个重点,推进智能重卡实现万箱级、十万箱级、百万箱级运输量的商业化示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