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
近日发布的《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总体建成贯通全省、畅通国内、连接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交通建设支持北煤南运
规划显示,“十三五”期间,广东省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43万亿元,约为“十二五”时期的1.68倍。其中,铁路方面,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4888公里,新增里程869公里,高速铁路里程达2065公里。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汕昆高速广东段等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0488公里,新增里程3467公里,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
不过,当前广东的交通运输也存在包括大通道大枢纽战略承载能力有待加强、区域城乡交通网络布局有待完善等问题。其中高标准沿海大通道尚未形成,大湾区北向通道能力趋于紧张,联通西南地区快捷货运铁路通道有待打通;东西两翼连通内陆的运输通道还需加快建设。
因此加快补齐沿海大通道、联通西南的快捷货运通道等短板十分关键。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长期以来广东与大西南地区之间的人员经贸往来十分密切,这些地区外出人口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流向珠三角。四川、云南丰富的水电资源,也有相当一部分输送到珠三角。因此,加快联通西南地区通道的建设,有利于扩大珠三角的经济腹地。
值得注意的是,能源尤其是拉闸限电是当前关注的热点。在煤炭能源运输方面,水运运输成本较低。规划提出,广东将对接“北煤南运”以及外贸煤炭运输,优化完善以沿海用煤企业专用码头直达运输、分散接卸为主的煤炭运输网络,规划广州、东莞、珠海、惠州、汕头、湛江及潮州等港口发展公用煤炭中转码头,利用内河航道及疏港铁路满足内陆用煤运输需求。
改造港珠澳大桥,从“单Y”变“双Y”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引领作用,统筹珠三角九市与粤东西北地区生产力布局,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和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加快形成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中心,汕头、湛江、韶关为极点,轴带支撑、多向联通的综合交通布局。
其中,铁路建设十分关键,规划提出,加快推进深圳至江门铁路建设,高标准建设广州经汕头至漳州、广州经湛江至海口(合浦)、深圳至深汕合作区等高铁线路,推动形成沿海高速铁路双通道。建设南宁至玉林铁路至广湛铁路连接线,推进贵广铁路提速,谋划京广铁路与京九铁路韶关至龙川连接线、韶关至柳州铁路,增强通往西南腹地运输通道能力。加快建设赣州至深圳铁路,规划广州至清远铁路延伸至永州、广湛高铁与深南高铁茂名至岑溪连接线,强化北向运输能力。建设梅州至武平铁路,开展广州至河源高铁前期研究,补齐北部地区东西向通道短板。
规划提出,将以强化极点联系、联通珠江口两岸、连接内地与港澳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等级公路为骨干的大湾区快速交通网。其中,将加快深圳东部过境公路建设,规划研究港深西部快轨,研究深圳经港珠澳大桥至珠海、澳门通道,更好发挥港珠澳大桥作用。
这意味着,港珠澳大桥有望通过改造,从“单Y”变成“双Y”。所谓“双Y”,就是东边连接香港和深圳,西边连接珠海和澳门。而目前的单Y,即东边只连接香港,这也导致这座总造价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的通道,自通车之后一直面临着利用率不足的压力。
彭澎分析,如果能连上深圳,整个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乃至更远的粤东潮汕地区的车辆都可以通过大桥到达珠江西岸,加快要素流动,进而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将提升整个大桥的效益。
此外,规划提出,要完善跨珠江口通道布局。加快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狮子洋通道、莲花山通道等公路通道建设,同步完善两岸配套集散道路。推进深圳至江门铁路、佛莞城际铁路、中南虎城际铁路等铁路通道建设,研究论证以铁路功能为主的伶仃洋通道,谋划深圳至中山城际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