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先复产复工的主要经济体和全球第一贸易大国,中国的航运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可以说赚得“盆满钵满”。公开统计数字显示,从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中国11家A股航运上市公司受益于航运价格大幅上涨,取得了经营业绩的“暴发式增长”。
2021年上半年,11家A股航运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6.4亿元,同比增长57.8%;实现净利润409.0亿元,同比增长393.0%。A股航运上市公司利润创10年来最好季度表现,从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持续保持每季度100亿元以上的净利润表现。以最有代表性的中远海控为例,该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70.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62.31%。
集装箱制造业也收到了同样的利好。以集装箱制造为核心业务的中集集团披露的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集装箱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4.51亿元,同比增长224.91%,实现净利润43.94亿元,同比增长1739%。
在去年至今的新冠疫情冲击下,全球航运价格涨幅之大、势头之猛前所未有。截至9月24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报价3235.26点,较年初涨幅超过90%,较2019年同期上涨288%,较2020年同期上涨257%,连创历史新高。
航运专家吴明华29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航运企业利润增幅都是近年来创纪录的。由于航运业存在周期性,这一轮的收益让很多航运公司把近年10年来的亏损都补了回来。短期来看,新冠疫情下全球供应链遭遇的障碍对于航运业、造船业、集装箱制造业都是巨大利好,国内航运企业已经将利润投入到新船制造中,希望借此继续扩大市场份额。行业普遍预计,这种景气状况至少会持续到明年。
韩国“亚洲经济”网站28日称,韩国海运企业在第三季度业绩有望刷新历史最佳纪录。韩国海运巨头HMM第三季度的营业利润预估值为1.8179万亿韩元(约合109亿元人民币),再创纪录。HMM第二季度的营业利润比去年同期骤增901%,达到1.3889万亿韩元。
德国《商报》报道称,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上半年数据显示其净利润增长十倍至65亿美元。德国海运巨头赫伯罗特“收银机爆满”:净利润增长10倍达到27亿欧元。
截至9月中旬,在全球海运企业召开峰会后,马士基、赫伯罗特海运公司都保证年内运费保持稳定。不过有专家指出,运费只是一个基础价格,不包括海运过程中的一系列附加费,贸易商实际支付的运费价格仍有上涨。德国《经济周刊》称,目前中欧之间的海运瓶颈还在升级,此前一段时期中国到美国的线路价格飙升比中欧更快,许多海运公司更倾向中美线路,导致中欧线路更加紧张。
吴明华认为,航运业因成本上升获取的收益终究需要货主、外贸企业以及工厂来承担成本。“目前,海运的各类费用都在成倍增长,最终层层传导至国内制造业,使得有时候运费比货本身还要贵,导致江浙、福建、广东一些小型企业不堪重负。”
他表示,因此中国的商务、交通运输等部门都在出手协调,希望把高涨的运费控制住,目前已经看到中美等航线的运费出现小幅下降。但全球的供应链依然没有顺畅,外贸企业还会面临不小压力。
德国经济研究所等机构警告,明年春天过后,随着欧洲当地生产加速,中欧海运线路将逐渐恢复平静,届时可能会出现集装箱过剩的现象。各大海运公司会出现减价竞争。许多企业将不得不裁员。
吴明华也表示,目前航运业的情况是一种“非常态”,从长期看还会出现运力过剩的情况。国内的航运企业在当前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应当从长远角度谋划转型,如在智能化和经营模式转变上加大投入,未来才能够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获得更大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