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5日,“城市更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十四五”时期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举措。
推动城市治理更智慧、更绿色、更宜居,中央企业充分发挥自身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和投资建设运营方面的优势,在全国打造诸多标杆民生工程,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为城市 焕新生】专题上线,聚焦央企制造的民生工程,与城市共美好。
Look·人民的城市:树上山 水进城 地变绿 城变美
从秃山变成城市公园,从沙尘策源地变成城市绿肺雅玛里克山的绿化工程,是央企生态文明建设在新疆的生动实践。如今,一幅生态文明的美丽画卷正在这座城市徐徐展开。
告别“大水漫灌”,变身“精准滴灌”
“这里虽然有水,但基本是寸草不生。一旦遇到大风,乌鲁木齐整个上空,都是雅玛里克山(以下简称雅山)吹来的沙尘。”今年63岁的沙依巴克区园林工人安利胜是这里变化的见证者。在他的记忆里,那时候的他每次从山上回到家都会变成一个“土孩子”,“要想做好雅山的绿化工作,灌溉尤其重要。”
曾经,雅山采取水平沟漫灌的方式,由于山势陡峭,这种传统的“大水漫灌”灌溉方式,导致山上树木难以成活。历经多年风吹日晒,部分外露的灌溉老管线破损严重,多处接口漏水,且管线灌水时间长、用水量大,人工护管成本高。
中建集团旗下中建三局西北公司承建乌鲁木齐雅山绿化项目之后,对沙依巴克区园林局反映的灌溉系统老化、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进行了多次实地勘查后,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全面覆盖+精准滴灌的灌溉系统。
更换水系老管线的同时,增设排布超200万米的支管、毛管、滴头,并利用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土壤含水率、温度值等信息,实现全自动化灌溉,确保每一滴灌溉用水得到最大化利用,有效增强雅山4600亩老林区的供水能力,极大提升了草木的成活率。
建设过程中,由于山体属于中风化及强风化岩,管槽开挖难度大,且大部分施工点处于斜度为45度的山坡上,机械根本无法到达施工场地。
项目施工人员不畏辛劳,在蜿蜒崎岖的山林坡道间,徒手运输材料、凿出管槽、细致排布,一米一米推进建设。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漫灌改滴灌4600亩,节水滴灌的灌溉方式已覆盖近140万棵树木绿植。
蓄水池+人工湖,兼顾蓄水和景观
荒山绿化,水是关键。
为解决此前山上“大水漫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问题,项目在山上原有污水处理厂附近,修建了一座5000立方米的专用蓄水池,并配套建设5.2公里长的输水管线,利用中水“筑”力提升雅山绿化灌溉能力。
项目团队还在山上新建3座景观水池,总面积达3.7万平方米,兼顾景观、蓄水、防火、调节小气候等功能,同时提升灌溉能力,打造观赏性公共园林。
整体景观以水系为核心设计,将水系分为多级跌水、蓄水台、自然驳岸和湿地植物区,尽可能减少人为雕琢痕迹,使水系与该区域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为昆虫、动物、植物提供可持续循环的生态环境。
景观水池周边设置交互性景观游园,内有背景植物群落、芬芳植物区、自然驳岸、景观木栈道、多功能廊架等,并引入金叶榆、爬地柏、多枝柽柳等近20类树种绿植,在还原自然环境的同时,增加亲水游憩景观空间,提升雅山片区景观品质。
苗圃基地+温室大棚,打造城市后花园
眼下,雅山绿化项目的200亩苗圃基地正在进行基础建设,5000平方米温室大棚及燃气、水、电等相关附属设施也已进入基础建设尾声,即将进行钢结构建设。
整个工程将水网、林地等有序结合,将自然风光融入基地建设,以“打造高标准基地,提升景观格调”为指导思想,突出项目的经济可持续性,着力打造集种植、观赏、养护、生产于一体的特色苗圃基地。
项目团队以高标准、高规格、高附加值品种进行绿化建设,致力打造乌鲁木齐市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场所,以及花木丛生的自然氧吧。
温室大棚采用钢桁架,设有屋顶及内部遮阳、内部保温、屋顶电动开窗、内部湿帘及外墙电动开窗等培育花卉苗木方面的智能系统。
温室大棚内规划设立培育区,计划培育天山祥云、香茶藨子、知樱等13种灌木、乔木、花卉品种。
室外200亩苗圃基地,划分为中介培育区、培育区及移动苗木区,计划培育国槐、天山樱桃、黑松、杜鹃、紫丁香等47种绿植花卉品种。
如今的雅玛里克山正在一天天蜕变着绿色的“生命”正在一点点绽放,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城市“绿肺”正逐步改善着乌鲁木齐市的生态环境。爬上雅山久久世纪亭极目远眺,绿意层染、风景如画。央企正用使命和担当,擘画边疆发展的美好蓝图。
图文来源:新华网、新疆日报、中国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