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朱静霞
湖北宜昌高桥村
入九月,秋风正劲,稻菽千重、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高桥村内美丽的长江支流清江旁饱满的瓜蒌缀满瓜架压弯枝蔓。曾经的贫困村“摘了帽”,开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接续“滴灌”下书写更宏大的致富文章。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
“试卷”已更新,乡村振兴工作队如何帮助高桥村创新书写“致富答案”,度过脱贫后的5年过渡期?
湖北能源驻高桥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赵建华说,“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巩固产业发展,一条是整治人居环境。
小瓜蒌种出“大天地”
十月,瓜蒌渐熟。高桥村瓜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红星,开始准备采摘工具。“采摘筐要多备些,今年雨水合适,不沤地,病虫害也少,瓜蒌要大丰收!”
驻村工作队帮助高桥村,引进瓜蒌合作社已3年。靠着“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老百姓能收土地租金,能当产业工人,还能享受村集体分红福利。
高桥村的瓜蒌接近成熟 摄影:战旻玥
红利当头,赵建华却直摇头:不够。
“50亩瓜蒌,第一年收入还不到10万元。”赵建华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瓜蒌几乎断了销路,加上雨水过多,沤死不少,没挣多少钱。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是发展产业,路径是推动乡村产业走向现代化,不断实现产业升级,进而实现乡村的供给侧结构性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仔细研究有关政策和措施后,赵建华拉上村书记一块儿琢磨:种植规模得扩大,没有产量,哪有销路?先进技术和设备得引进,会种地不行,还得“慧种地”。
瓜蒌加工成品 摄影:朱静霞
琢磨透了,“寸劲儿”接茬使上。
工作队前往种植大省求取“种植经”,地里挖上排水沟,山雨就没法沤烂根茎。
50亩产量跟不上需求侧的“趟儿”,赵建华说,准备再扩大300亩。“往年瓜蒌产量不高,销路不好找,多靠清江公司内部员工消化,或介绍亲朋好友购买。待产量提上去,相信销路会更加打开!”
高桥村瓜蒌种植基地
瓜蒌架占“天”不占“地”,在瓜棚下种植茶叶,既能有效利用土地,还能错开两种作物的生长和采摘期,方便种植。“现在搞了块示范地,效果好的话,就全面推广!”
茶叶种植,不止瓜架下。在瓜蒌基地对岸,约4000亩的茶园,是高桥村最原始的基础产业。
“我们正在巩固这一产业,对合作社的加工厂进行提档升级,引进更先进的设备,进一步提升制茶技术。”赵建华说,届时春夏秋茶都可生产,高桥村的致富道路会越走越宽。
正在采茶的高桥村村民 摄影:朱静霞
小乡村嵌入“中国美”
晴朗天,漫步高桥村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清江春景 摄影:朱静霞
高桥村地处清江隔河岩库区,三面环水,村民以往出行只能靠船只。为了打通制约高桥村发展的交通瓶颈,湖北能源紧盯民生项目,加大投入,精准发力,投资实施的村里公路改扩建、村民安全饮水、垃圾处理等项目实现了整村全覆盖。
湖北能源清江公司为高桥村修建的桥 摄影:朱静霞
如今漫步在高桥村的乡间小路上,农家院落花草相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生活污水纳入新建的污水管网,小村庄既有“颜值”又有内涵。
高桥村风貌 摄影:朱静霞
夜风起,江水微澜。村民们出门散散步到亲水平台歇歇脚,和三五邻居唠唠嗑,再借着村道两旁的节能路灯欣赏下乡村夜景,美哉。
高桥村村貌 摄影:战旻玥、朱静霞
乡村振兴人物志
多年来,赵建华全身心投入精准扶贫,为高桥村2016年率先出列销号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出了突出贡献,获湖北省“工作突出的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三峡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 牢记党员宗旨。赵建华每周带领扶贫工作队队员翻山越岭、遍访农家,召开近200次会议,识别出贫困户198户655人,为精准帮扶施策“系好了第一颗钮扣”。
● 着力改善村容村貌。赵建华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帮扶,先后实施了国土整治、安全饮水、农电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实现硬化公路32公里、新建蓄水池5个、文化广场3个、易地扶贫搬迁56户164人等。
● 立足发展产业扶贫。赵建华带领驻村工作队帮助兴建中心茶厂,引进瓜蒌产业并首期种植50亩,协调兴建200千瓦光伏电站,推动村民与村集体发展共赢。
● 组织结对共建。赵建华还推动高桥村成为清江公司党员教育基地,6年来消费扶贫累计近百万元,资助16名贫困学生20万元。
高桥村全景 摄影:汤伟
到2022年就满60岁的赵建华,将要卸下驻村第一书记的重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接力棒,如今已交到同事覃东海、彭斌等人手里。
入村七年,见证高桥村在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康庄大道上一路奔跑,赵建华说,身退仅一人,功成路漫漫,希望再回高桥日,得见瓜蒌遍地香。
图文素材来源:三峡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