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日是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十年来,改变的,是日新月异的道路交通环境;不变的,是我们对安全文明出行的追求。
良法善治筑牢保障
122“全国交通安全日”设立以来的十年,是我国人车路大发展的十年。
数据为证——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国公路总里程519.8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6.1万公里。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3亿辆,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顶层设计,以法治手段强化路权规则意识,以精细治理压缩道路交通要素安全风险隐患空间。正是我国实现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转变的必经之路。
2014年的“抵制七类违法、安全文明出行”、2015年的“拒绝危险驾驶、安全文明出行”、2017年的“尊法守规明礼、安全文明出行”、今年的“守法规知礼让、安全文明出行”——四年的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都围绕“法”字来叙事,弘扬“法”的精神,抵制交通违法行为。
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公安交管部门重拳打击酒驾,回应百姓期盼,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治理主要问题,成为法治中国之法治样本。今年是“醉驾入刑”十周年,“醉驾入刑”获得普遍认同,“酒后拒驾”成为广泛社会共识,酒驾醉驾肇事导致的伤亡事故十年间减少了2万余起,使上万家庭免于破碎、致贫。
以人为本提升服务
2016年全国公安机关全面开展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对较大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不再只追究驾驶人的责任,而是向间接原因、管理责任延伸。
2018年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细节关乎生命、安全文明出行”、2020年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正是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回到“以人为本”的定位上去思考公众对路畅人平安的具象期待和朴素愿景
▲ 外卖骑手冒雪送餐
今年5月,公安部再推“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安交管12项便利措施,涵盖机动车驾驶证电子化、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交通事故证据网上查询、缓解城镇老旧小区居民停车供需不平衡等多个方面,既包括便民措施,着力解决群众企业“关键小事”,也包括定制化服务精准落地等,保障各种群体共享改革红利。
今年10月20日起,公安部交管局迅速部署在全国110个城市第二批推广实施驾驶证电子化便利措施,为驾驶人以及相关行业和管理部门提供在线“亮证”“亮码”服务。驾驶证电子化便利措施已覆盖200个城市,受到群众广泛关注和普遍欢迎,5000余万名驾驶人成功申领了电子驾驶证。
▲交巡警为民众讲解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科技驱动臻善管理
当下,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融入个人生活、政府管理的各个领域,交通管理正是新技术应用和互联网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阵地。
以科技为翼,各地公安交管部门顺应科技革命浪潮,推进科技兴警,大到高精尖的装备,小到“微创新”等公安创新成果推广,借助科技的力量,用数据“解码”公众需求,让公共服务更加智能、更有温度。
▲湖北襄阳市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
浙江杭州、陕西西安等地将大数据作为公安交管工作创新发展的有力引擎和培育战斗力生成新的增长点,启动“城市大脑”建设规划,开启通过中枢系统的数据融通,实现城市运行的生命体征感知、公共资源配置、宏观决策指挥、事件预测预警、“城市病”治理等功能。
为解决机动车查验业务供需矛盾,南京、南宁、深圳、苏州、柳州等地试点“机器换人”,开展查验机器人实战应用测试,开创机动车登记管理服务新模式。
▲“警广之声”互联网智能电台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经过全国公安交警、媒体机构、社会企业、公益组织等方方面面的不懈努力、孜孜求索,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的品牌将会更加响亮、影响更为深远,持续推动全体交通参与者在态度上崇尚规则,在行为上遵规礼让,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以守法明礼、安全文明的交通安全核心价值观和向上向善、自觉自发的全民交通安全文化新风尚。
图文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