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连日气温骤降,保供送暖需求也随之提升,能源供应压力逐渐增大。在今年能源保供攻坚战中,一些央企亮出自家的“黑科技”成为这个采暖季里保障民生的关键力量。
智慧矿山 安全、效率两不误
“真来劲!像操作一个大玩具一样,动动手指头,就把巷道给掘了。”
矿井下的集控室里,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煤集团”)下属大屯公司姚桥煤矿的综掘机司机武士新轻轻推动操作杆,150米开外的综掘机立刻根据指令“指哪打哪”,自行开到迎头,找准角度,沿断面成型轨迹进行截割。
▲ 可视化控制平台
这样的场景正在姚桥煤矿多个采区上演。该项远距离“可视化”遥控作业,能将综掘机实时工作画面传至井下和地面集控中心,依据综掘机司机预设的轨迹定位截割,做到高标准一次做成巷道。并且,当综掘机启动后工作人员误入截割区域时,会自动预警、停机操作,避免人员伤害,提高了综掘机的安全水平。与传统开采模式相比,智能开采将职工从危险性较高的采煤工作面转移到安全的顺槽监控中心和地面远控中心,单班作业人数减少一半。
▲智能煤流及地面装储集中控制系统
变电所无人值守改造,井下煤流运输系统,主排水系统智能化,压风系统远程监控……一大批科技项目相继落地彻底改变了煤炭企业劳动密集型作业的传统模式,实现了“减班不减产、减时不减量、减人不减效”。
据了解,至今年年底,中煤集团将建成6处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井下固定岗位全部实现无人值守和远程监控。
至2022年年底,中煤集团所属矿井将全部实现智能化生产。
煤电灵活性 深调、供热不矛盾
对于承担冬季供热任务的煤电机组“以热定电”运行问题突出,供热生产要提上去,机组负荷要减下来。这组矛盾一直是困扰东北地区煤电企业的难题
……
特别是在新能源高比例接入的情况下,如何同时发挥煤电兜底保供和应急备用调峰作用?
华能西安热工研究院研发的低压缸零出力技术就是解决灵活性与高效供热的“黑科技”。
低压缸零出力技术——这项技术可以突破低压缸最小进汽流量限制,仅用每小时约20吨的冷却蒸汽,实现低压缸“近零”出力运行。
▲ 大庆热电1号机组进行低压缸零出力改造
大庆热电先后完成两台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改造,并应用210兆瓦高压固体电蓄热技术,达到了供热期零上网电量调峰能力,解决了电、热产出高度关联的困扰。
大庆热电副总经理刘仁龙表示,根据我们往年供热期经验,在机组负荷率不足50%的情况下,供热能力达到原设计值近90%,圆满完成1070万平方米供热任务,同步实现每度电的煤耗同比降低4克以上。
▲热电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改造正在进行低压转子间隙调整
截至今年10月,低压缸零出力技术已累计应用于国内130余台机组灵活供热改造,预计每年可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消纳能力39亿度,可节约120余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0余万吨。
暖核一号 环保、零碳新能源
山东传来好消息,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国家能源核能供热示范工程在山东海阳市投入运行,居民住宅取暖费每平方米较下调1块钱,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山东海阳核电厂
暖核一号由国家电投自主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能零碳供热技术。供热原理是从核电机组二回路抽取蒸汽作为热源(热源没有放射性),通过厂内换热首站、厂外供热企业换热站进行多级换热,再经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传递至最终用户。在此过程中,只有热量的传递,没有水的交换,确保核能供热安全可靠。
▲海阳核能供热原理图
海阳核电站1号机组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电联产机组,取代了当地12台燃煤锅炉,每个供暖季可节约原煤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1000公顷,并将原本要排放到环境中的130万吉焦的余热,用于供暖,有效改善区域供暖季大气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
▲海阳居民家中实测温度
室外寒风凛冽,室内四季如春。能源供保“黑科技”,温暖“飞入”百姓家,短袖过冬不是梦!
内容来源:中国青年报、中国华能、能源圈、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