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淮工程,是集供水、航运与生态三大效益于一身的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是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
中交四航局安徽引江济淮项目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倾力把项目打造成为品质优秀、居民满意的绿色工程,助力安徽绘就“一渠清泉干净水,一道靓丽风景线,一条生态经济带”的绿色发展新蓝图。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交四航局安徽引江济淮项目被列为中交“十大民生工程”、四航局“五项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党支部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将践行绿色发展、人民至上理念作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民办实事的重要载体,深入开展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活动,谱写了安徽基建“一号工程”一湖碧水入画来的生态文明新画卷。
坚持绿色施工,生态复垦惠民生
引江济淮瓦埠湖疏浚是安徽省单体疏浚总量最大的项目,共设有 14个抛泥区配套工程。项目部把抛泥区快速复垦综合治理列入“民生清单”,打造成一项生态保护工程、惠民工程。
项目部坚持生态修复理念,依托中交四航研究院团队和技术支撑体系,共同研发了一种通过种植先锋植物代替工程手段实现疏浚纳泥区快速生态固化的技术,为抛泥区快速复垦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先锋植物生态固化技术将原本3-5年的固化周期缩短至 6-9个月,以周边主要农作物小麦为例,抛泥区近6000亩耕地提前复耕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超1200万元;另一方面,生态固化复垦,既可以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气、废料和噪声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又能有效减少抛泥区的水土流失。
探索人工模拟,生态鱼巢护鱼群
瓦埠湖为鱼类生长、繁衍、栖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当地渔业的主要生产区,是渔民日常作业区。项目部党支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发展理念,想法设法减少施工对瓦埠湖鱼群生态稳定的影响,通过员工座谈会、周边渔民访谈等形式广泛收集金点子,集思广益提出来人工生态鱼巢的方案。人工生态鱼巢通过模拟瓦埠湖中原有的芦苇丛、杂草丛等鱼类繁衍栖息环境,为鱼虾蟹等提供良好庇护所和食物来源,又可以躲避敌害。
项目部在靠近岸边、远离主航道的湖区沿线设置4个点,每个点平行设置3个60m×2.5m人工生态鱼巢,辐射面积达21600平方米。人工生态鱼巢能吸收氮磷净化水体,提升鱼卵孵化成功率,同时为地方珍稀水生动物保护的研究、人工增殖放流提供了可行方案,有助于改善鱼类种群结构,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周边渔民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破解千年难题,科学施工固水土
项目部坚持“水润林、林固土、土保田、田养人”生态系统理念,加强施工管理、改进技术工艺,展现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生动实践。
项目部党支部组织技术攻关小组,通过反复实验攻关,发现了加入4%的水泥进行拌制,可以把土壤的膨胀性降低,也可以阻断下层膨胀土与水和空气接触,形成结构稳固的坡体。这种水泥改性土换填的施工方式避免了江淮分水岭上大量存在的膨胀土和崩解岩带来的渠道垮塌风险,成功破解了1800年前开挖江淮运河失败的“千年难题”。
护滩工程中,项目部建立“党员责任区”,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确保护滩能够防止波浪、水流的侵袭、淘刷以及避免出现因土压力、地下水渗透压力作用造成的岸坡崩坍,实现保护水土、保护生态的目的。
引江济淮整个工程完工后,不仅保障了沿线百姓生活用水,增加了生态用水,还能实现淮河治理,让江淮之间呈现出“稻米流脂粟米白”的丰实美景。
中交四航局将继续以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为目标,充分发挥项目党建引领作用,带领广大项目建设者用忠诚和担当、智慧与汗水描绘出一幅生态文明发展的崭新画卷。
图文来源: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