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码头——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还是像往常一样忙碌作业。
一台台蓝色桥吊矗立在岸边,高效有序地从刚抵达的一艘巨轮上卸下集装箱,随后一辆辆自动导引车装载着集装箱,按照预定的路线有序运送到堆场,然后由轨道吊相互配合将集装箱精准投放在陆侧。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于2017年5月11日正式投产,当日已经平稳运行1674 天,这期间,桥吊单机平均作业效率保持36自然箱/小时以上,连续7次刷新世界纪录。
不远处的办公楼三层会议室中,窗外的码头作业一览无余。山东省港口集团董事长霍高原与媒体亲切座谈,讲述中国港口人的初心和使命。
○12月10日, 山东省港口集团董事长霍高原与“国企改革看山东”新闻媒体采访团亲切会谈 (大众网 供图)
2019年8月6日,山东港口应运而生。成立两年来,山东港口聚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历史使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快建设以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物流枢纽港、产城融合港、金融贸易港、邮轮文旅港为载体的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不断提高山东港口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充分发挥山东港口的“棋眼”作用
“山东在国家战略中处于非常独特的位置,区位优势突出。” 霍高原首先将山东港口的发展置入党和国家的战略体系之中。
从国家层面看,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具体表现在城乡发展、南北发展、东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上。
“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国家提出乡村振兴;针对南北发展不平衡,从北到南,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山东是连接南北的重要节点。针对东西发展不平衡,国家采用‘江河战略’,南方是长江经济带,北方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而山东是黄河流域唯一的出海口,”霍高原表示,要解决南北发展、东西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要下好山东这盘棋。
从全球来看,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有两个比较大的动作:一是“一带一路”倡议;另一个是明年1月1日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RCEP,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RCEP区域中的核心是中日韩。
对此,霍高原表示,山东处在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十字交汇点,也是连接日韩最核心的位置。
“假如山东是一盘棋,3345公里的海岸线和众多港口无疑是激活这盘棋的 ‘棋眼’”。霍高原说。
○1月19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81泊位,山东港口青岛港“一带一路”及RCEP航线正式首航。(山东省港口集团 供图)
对此,山东港口对自身的优势和使命有着清醒认识,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发展路径。两年来,山东港口初步形成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一带一路”多式联运物流枢纽,逐步构建起由310余条集装箱航线、72条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和24个内陆港组成的服务网络,实现了航运物流网与陆域物流网的有效衔接,海铁联运箱量连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基本形成覆盖山东、辐射沿黄、直达中亚、欧洲以及东盟的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呈现出功能集聚发展、设施集约布局的良好态势。特别是针对黄河流域搭建起畅通、便捷、高效的出海物流通道,为加快黄河流域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升级注入新活力。
一体化改革是山东港口发展的密钥
山东沿海7市遍布大小26个港口,但长期以来存在资源分散、投资盲目、定位重合、无序竞争等问题。业态陈旧、转型乏力。
“山东在全国前十大港口中占据三席,但长期单纯追求吞吐量增长,导致转型缓慢,新兴业态和高端产业发展不够,发展软实力不足。”霍高原说。
基于以上背景,山东省委、省政府聚焦“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改革目标,抓住山东港口改革重组的主要矛盾,把准港口行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推动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快速破题、顺利实施。
霍高原表示,坚决推进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是时代之需、发展之需、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整合后,山东港口不仅有效解决了过去各港口之间的同质化发展、无序竞争、重复建设等痼疾,而且稳定货源、开辟航线、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大幅跃升,议价能力、融资能力、谈判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吸引力、影响力、话语权与日俱增,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服务构建“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实力日益彰显。
○山东港口日照港正式启用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山东省港口集团 供图)
山东港口旗下各港口借势一体化改革发展,齐头并进、美美与共,其中,青岛港、日照港跻身世界港口前十强中,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名列全国港口前十强中,体现了强有力的港口集群效应。
夯实传统主业 培育新兴业务
霍高原对港口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的认识,“港口作为全球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集聚的中心,其作用还体现在巨大的平台效应和万物联接的‘万能端口’作用上。”
霍高原说,山东港口的发展应该跳出传统码头仅聚焦装卸业务的发展模式,成为更高平台和万能接口,集聚各方面的要素。
从全球范围看,世界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伦敦港,年吞吐量只有5000多万吨,装卸业务只贡献了5%的利润,但金融、贸易、航运服务等高端服务贡献了另外95%的利润,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影响力。国内上海港也做得比较好。反观山东港口,70%以上的利润来自装卸等传统业务,而且随着双碳目标的实施,矿石、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吞吐量增长难以为继,如果不提前布局、提前转型,未来发展将会面临困境。
霍高原介绍说,根据国内外港口建设发展一般性规律,山东港口果断摒弃“吞吐量为王”的传统思路,提出“紧扣港口主业高效发展、依托港口优势放大发展、跳出港口窠臼创新发展”,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持续提升山东港口竞争力。
○8月25日,山东港口实现首次船舶租赁市场化竞价交易业务落地,成交价较起拍价溢价122% (山东省港口集团 供图)
对标全球标杆港口发展路径,山东港口在进行资源要素整合的同时,重塑港口主业。两年多来,山东港口实施同类业务合并重组,组建了金控、港湾建设、产城融合、物流、航运、邮轮文旅、装备、贸易、科技、海外发展、医养、职教等12个板块集团,传统主业、新兴主业多向同力、多元并进,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数据显示,山东港口2021年11月末资产总额达到2354.9亿元,比一体化改革前增加330亿元,增长16.3%。
捷报频传 成绩斐然
2020年,山东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2亿吨,同比增长7.5%,高出全国沿海港口平均增速4.3个百分点。
从主要支柱性货种来看,2020年,山东港口完成集装箱3147万标箱,同比增长6.5%,高出全国沿海港口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进口铁矿石、铝矾土、原油、粮食在全国进口总量占比分别为21%、75.4%、33.6%、18.5%,对“大循环、双循环”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截至今年12月5日,山东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21亿吨,提前26天超越去年总量,再创历史新高。
所属四大港口集团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其中,青岛港吞吐量、集装箱量分别超越新加坡港、釜山港,晋位世界第五、第六位;日照港吞吐量超越鹿特丹港,进入全球前十。
在新华社近期发布的《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东北亚报告》中,青岛港竞争力位居东北亚地区17个代表性样本港口首位。
○山东港口烟台港汽车滚装船作业现场 (山东省港口集团 供图)
面向未来,山东港口肩负使命再登程,砥砺初心又出发。山东港口计划到2025年,吞吐量突破17亿吨,集装箱量完成4000万标箱,新兴业务和传统业务利润占比由现在的3:7变为5:5,收入、利润、资产规模、员工收入、社会贡献等实现翻番。到2035年,吞吐量达到20亿吨,集装箱量突破5000万标箱,新兴业务和传统业务利润占比达到7:3,建成“港通四海、陆联八方、口碑天下、辉映全球”的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山东港口力量!(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
图/文来源山东港口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