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在区域地理、产业地理版图上的比重,反映着这座城市的发展“潜质”。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市青白江区的“比重值”近年来一直呈现着“正相关”。
12月20日,成都市青白江区两会召开。镌写在“成绩单”上的一连串荣誉感动且鼓舞着与会者——成功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感动,是过往五年的奋斗,青白江实现了从内陆腹地向开放枢纽、从老工业基地向泛欧泛亚港口城市的历史性转变。鼓舞,是在“十四五”开局的关键年份,一座城市的“收获”——2021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0亿元,较2016年增长80%,连续跨过3个百亿台阶。
感动与鼓舞充斥着前进的齿轮,一座泛欧泛亚港口城市建设起势,正当其时!
三个“关键词” 感受一座城的脉动
中国城市的评价体系中,三个词“绕不过去”:产业、环境和民生福祉。在青白江感悟和理解这三个词,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动”。
产业是城市的“根”。在青白江,产业格局与城市格局相得益彰——城市由“单极”发展迈向“双核”时代。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智慧产业城、欧洲产业城,高标准打造产业园区,形成以现代物流、国际贸易、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外向型产业集群。
港口城市的产业格局在青白江已经形成了清晰的“脉络”。西至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陆海货运配送体系,形成7条国际铁路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联接境外68个城市、境内20个城市。成都中欧班列开行量和综合评价指标连续五年保持全国前列。
这些变化带来的数据是“佐证”。过去五年,青白江区工业经济加速转型,签约引进嘉德精工等总投资1845亿元的项目197个。培育台嘉等小巨人、成长型企业218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2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8%。
将目光转移到环境。青白江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016年的198天提升至2020年的299天。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均达Ⅲ类,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提升为Ⅱ类。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1.7万亩,森林蓄积达5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3.7%。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环境不止于人。青白江通过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全区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98%一窗受理,承诺提速率达92%,一网通办工作位于省市前列。工程项目审批总用时压缩至50个工作日内。全国首创准入准营系统集成三项改革和无感申报模式,企业开办实现零费用、立等可取。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区、中国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标杆城区。
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福祉人民享。过去五年,青白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开放大学相继落户,引进成都树德等优质教育资源。投入16亿元新建大弯中学北校区等学校52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18210个。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联合华西第二医院共建区妇女儿童医院,迁建提升区中医医院。建成区文体中心等公服设施170个,投运万达等商业综合体3个,打造八阵巷等特色商业街5条,实现区域路网总里程1442公里。完成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1.6万户、攀成钢老小区等老旧小区改造55个……
七个“着力点” 领悟一座城的雄心
“机遇优势将更加凸显”被青白江区“自我问诊”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被写入的还有“随着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型成势,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等战略部署落地落实。”
基于对时代之机的研判彰显出的城市“雄心”显而易见。
而更广阔的“雄心”需要慢慢领悟这幅刚刚绘制而就的蓝图——立足“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总体定位,实施“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面向泛欧泛亚、“一带一路”的对外交往引领区、开放产业集聚区、改革创新示范区、国际品质生活区和陆港主枢纽,构建“一港引领、双核共兴、四片协同”空间发展格局,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成都北部中心。
一幅五年之期“蓝图”的背后,七个“着力点”清晰可见。
着力打造陆港主枢纽。充分发挥铁路港立足四川、辐射西部、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不断提升全球供应链配送能力和陆港物流枢纽辐射能力。构建“30个境内城市+100个境外城市”国际班列线网。到2026年,力争集装箱年吞吐量140万标箱、综保区进出口总额300亿元以上,确保综保区发展绩效评估位居全国前列。成都铁路口岸实现扩区,成为正式开放口岸。建成跨境贸易综合查验监管中心,实施“嵌入式”海关监管,提升跨境贸易货物通关效率。在蒂尔堡、万象等地建设海外仓5处以上,不断提升口岸服务能力。
着力打造对外交往引领区。青白江将充分发挥国际门户枢纽作用,完善对外交往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泛欧泛亚影响力。
着力打造开放产业集聚区。青白江将加快布局新赛道、培育新赛手、建设新赛场,以“四新”经济促进产业创新转型发展,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推动地区生产总值迈上千亿台阶。
着力打造改革创新示范区。青白江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为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着力打造国际品质生活区。青白江将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深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提升城市功能配套水平,大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成成绵高速第二复线等“五高六快”大通道,完善城市骨干路网结构,提升群众出行便捷度。实施宝成铁路公交化改造,着力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
着力打造智慧安全韧性城市。青白江将以城市全周期管理为重点,持续提升现代治理能力和城市风险应对能力,形成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坚决守住城市安全底线。
着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青白江将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加强对“一把手”和关键岗位监督。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升工作效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城区。
系列“进度表” 读懂一座城的秘诀
实干兴邦,实干亦兴城!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全面打响重大项目攻坚大会战、招商引智大会战的开局之年。
这一年,青白江区将如何作为?一系列清晰的“进度表”中,很容易读懂这座城市起势的“秘诀”所在。
对标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评价指标,科学规划设计经开区“核心区+托管区”功能体系,分级分类划分区域范围,建立健全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经开区管理机制。统筹推进对外合作、经济发展、要素保障等重点工作,确保经开区建设高位开局。
加快拓展国际铁路和铁海联运战略通道,高质量开行中老班列,深化中欧班列(成渝)合作,全年开行国际班列4300列以上,综合重载率达97%以上,其中成都中欧班列2000列以上,班列综合评价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依托国际贸易产业园、蓉欧智谷大楼等载体,引进入驻功能性、区域性企业270家,培育规上限上企业50家。招引产业化项目40个以上,力促玉湖环球食品供应链等5个项目开工,加快金属云商总部等8个项目建设,实现孩子王西南智慧物流基地等11个项目投运投产。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依托SAP、华为产业赋能中心,推动蜀虹等企业数字化改造。强化规上工业企业入库培育,推动“个转企”“分转子”“小升规”,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以上。
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农副产品供应链中心、中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招引农业产业化项目5个,加快茗果汇等5个项目建设,实现四川供销现代种业园区等3个项目投运投产。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营商环境4.0政策落地落实。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行歇业登记制度,降低市场主体维持成本。推行集中登记地作为企业经营场所改革,降低创业成本。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探索中风险等级项目工程建设许可和施工许可阶段合并审批,工程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45个工作日以内。
规划建设体育公园,启动建设桂平公园邻里中心等公服设施27个,加快建设社区综合体2个,建成24小时城市书房等文化体育空间20处以上。
强化“3+1”就业援助服务,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筹集配建6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快500套人才公寓和137套统筹房建设,完成宏翔乐居、陆港花园等安置房建设。
细致如此,却又不止于此!
一个个精准的数字,一项项细致的安排。细微之处见“雄心”,细微之处读懂这座城。
青白江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定下了这样一个“小目标”: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从走出会场的人紧凑的步伐中,可以感受到令人期待的未来!
图/文来源锦观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